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二四三@365

(2022-10-26 22:32:20)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多云  5/19。

今日,下决心放下了一切,什么都不管不顾,坐在宿舍,拿出一天时间,除了吃饭,4小时的睡觉,6小时值班等,免不了的公干,整个的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都投放了进去,一次次提醒还有别的需要,可是起来又坐下,关了又拿起重新找到再次启动音乐的开关,全部都用于听了音乐、歌曲、诗词,终于又一次全身心地交给了各异的旋律、各种的声音、各类的诗词曲赋,整体地步入了各式的节奏、音程、铿锵,沉浸其中,尽可能地往深处尽情地享受一下,过瘾一把,很有些时日没有这样了,欠账的精神世界,亏欠的自己有了回血。这是我最为追求的放松的便利而有效的方式,结束近期2个月的紧张,前两日一味地慵沉嗜睡,只是昏闷的身体的松弛,而今日是精神的回归平静,心有一个归于原点的感觉,需要的是沁入心脾、荡气回肠之后,让精神重新接受生命的旋律的过滤,去除狂背的噪音,平复内心的悸动,重归山水自然,重归内心的安然,让自己的身心再一次归从生活的平淡和周边的宁静。一曲曲一首首,似一杯杯一盅盅,体会曲中风情、吟唱诗词会意倒让我有一丝感悟,我之对于音乐的迷恋,可比之与饮者,他们醉眼迷离幻化出的那种情感充沛、远离现实的苦恼的暂时的梦幻版的人生的存在,是回头岸边,是喜从天降,是放弃一切执念,丢弃壁墙后眼前春暖花开时的一时的欢乐,是旅程久远的佛家来到了菩提树下,是历经千里沙漠戈壁荒漠人烟的穆斯林遥见了远方的阿拉丁神灯想望着麦加,是走出非洲的摩西行走在通往耶路撒冷的大路上,心中有基督陪伴,唱响我心永恒。也许是这些曲词歌赋打动了我,但我更愿意相信,是因为自己还保有了一个可以被激动的心脏,是自己打动了自己,每当尘世的烟火熏染让我凄然迷离难以自拔,每当现实眼下许多的无奈无法无计无心无着无语累积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每当艰难时世超过了常识世界的天花板,超越了我的道德的底线,逾越了我的知识的界边,我需要这样的一次悸动,需要鼻子一酸瞬时泪流满面,需要双肩抖动不能自己端庄顿失,需要酣畅淋漓的醍醐灌顶以期上下贯通,需要借一丝寒凉的料峭秋风吹散昔日的风尘,清醒我的混沌的思想,扫清眉目前的那些烟雾,这些都是我需要的心灵抚慰的必备。手边无它,煎熬的岁月时光,打磨心声的契合对象,得到的寂寥和落寞,如佛门木鱼声声,似窗外蛙声一片,夜夜心、日日魂敲打拷问着这个世界,更拷问着我的内心,庆幸还有音乐,还有诗词,还有歌赋,还有文学,还有哲学,还有文史,历经无数次的摸爬捏拿,我选定了她们作为我的终身红颜陪伴,为我提供精神的食粮,温暖我被淋湿衣衫裹着的身体,抚慰屈委的流血的伤口,再鼓起有尊严地生活的勇气,又一次吹响神圣战斗的号角,重启远洋的理想前方的航船,它们帮我有一天和自己和解,咽下所有脾气,磨平一身的棱角,笑着面对曾经讨厌的人和事,变成一个不动声色的人,活成一个自己都看不大懂的人,究竟是好还是坏也都模糊不清的自己,是他们让我释放了自己,流泄了身心中新陈代谢的遗留物,让自己有了在这个污水横流的世界重新生活的机会,有了一个相对健康的身心面对并不轻松的生命历程,不断重复不断后悔不断迭撞不断屈服的各种考验,时至今日她们是成功的,让我有了今日的重新焕发的机会。
今日,巧的是有一位同事加友人来访,小我几乎一代人的年轻的女同事。她是专程来的,昨天就预告,来前又电话预约,到宿舍门前还不忘按门铃静穆等待,如约而至,亲切自然,宾至如归,侃侃而谈。谈话内容很简单,她因为工作需要将暂时离开现在的工作岗位,借调到一个自治区工作组检查各地,特提前来告假,以示尊重,也示意多年的熟识和断断续续的友情。彼此说一些工作之事加上一些离别再见和互相勉励祝福的话,半小时不到就结束了这次的访谈,待我送她到大门,互道珍重,转身掩大门的那一刻,转身看见她,缓慢地倒走着,不停挥着手,微笑着一直的习惯的微笑,匆匆间我又向她挥挥手,关了门回到宿舍,回到我的世界,独居的时空。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忘却了世事难料世事无常。这位同事也是因为这次驻村才又开始变得熟络起来,重拾之前的友谊复以眼下的共同面对,而我们的相识可要追溯到2003年,那时她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我们就一起参与一项临时性抽调几十人共同的项目,一年后我又调入了她所在的同一个单位任职,成为她的顶头上司,一起同事了 3年多,直到2008年离开到另外一个处室任职。至此之后各忙各的,我转了几个单位,人生低谷的曲折和渊数如期而至,自顾不暇,信奉与人为善的自己坚守起码的处事人际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不愿招惹是非,与人不便,因此一贯愚笨低调的自己基本也就愈发变得没调了,活得越来越孤寂,降低各种的联系至最低限度,断绝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深居简出,基本是隐居深处,实属宅男一枚。这些年她嫁人,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由同甘共苦惺惺相惜的同仁和忘年交到了见面也都只是点头之交,同等于厅局里那几千号同事一样的待遇,甚至于还要淡漠些,再后来的十几年里,几乎断了音讯,逢年过节都没有短信没有微信的那种。或许借口时间将这些都磨平了,包括同事的友情,不管是多么的深厚多么的挚烈都经不起时光的打磨,都会消失在日常,消失得了无痕迹,几乎是没有任何的踪迹,没有任何像样的理由。我本身是情商及其低下之人,也都惊奇自己的寡情竟然到这样地步,可以放下所有这样一切到习惯到自然到习以为常,至此我也是对自己无语了。那个我熟识的欣赏的,那个有几分柔弱有几分倔强有几分才情有几分执着的大学生,愿意将自己苦恼诉说与我分享,甚至有些任性又有些孤独有些野性,整天一起共同奋斗完成各项艰苦任务的打拼的女汉子般存在的小女孩,竟然能相忘的这么快,这么彻底,这么的平静如水。当4月这次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抱着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下来,待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在初次见面的欢迎会上才得知她也是驻友,我当然高兴,她又一如既往地配合分担我交代给她的工作,看到她还是那样热情似火那样能干那样敏感任性那样疾恶如仇,那样单纯那么坚强,我又一次为她担心,为她解忧,为她排解。女性特有的执着让她不同于别人,也使得她容易惹是非,招惹麻烦,几十年前的她与现在的她的变与不变之间是时间的磨砺,是生活的积累,欣赏她的依然欣赏,担心她的仍旧担心,尽管她也因此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委屈,为此付出了不菲的代价,看来秉性难移,有些美好本就源于单纯和本真,无需改变。这次的变故有些偶然,也属必然,她的不羁和能力不断为她赢得机会和挑战,她的成熟为她带来更多的始源,需要她去承担,这一走到也是干净,不过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不知缘何,我想起这样一段话,特别想与夫人分享这些,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万人追,不如一人宠;万人宠,不如一人懂!愿有一人带你如初,疼你入骨,宠你入心,爱你到老!好的缘分,不是在人海中相遇,而是不再人潮中走丢。此时此刻的我也尤其愿意与那些我欣赏的人们共享北宋晏殊的那首艳词,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世界很大,快乐很少,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明天,还有平安的你,愿一切美好都如期而至。
一介书生而已,这是母亲早年为了说服一个邻居的干部的质问说的,听闻后觉得怎么在母亲心里自己这么不堪,刚工作不久的我心里还多少有些不服,想想也许是她的谦辞而已,符合母亲一贯的风格。后来的总总让我慢慢明白,其实那也是她心目中对于我的中肯评价,也是她眼中的儿子,是她襁褓中的婴儿,先后也就是变为大婴儿而已,在她眼里和所有的母亲的视角中,在她面前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定格在那里雷打不动,直到海枯石烂,所以母亲对于我的定位没什么变异,至今也是如此。上了大学,参加工作,做了干部,还成了小领导,期待着父母像其他家父母那样,不指望他们夸奖,也至少有些自豪的神情和委婉的言语吧,可是几十年了都盼不到,赞美之词用于我也包括几个弟妹几乎绝迹,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该说的一样说,跟平日一样,该打的该骂的一个也不少,跟几岁的、十几岁一样别无二至。尽管口气有些变化,尽可能选择我可以接受的措辞,可是几十年下来没有什么根本改变,呵护,唠叨,絮叨,甚至有时的痛骂,基本不顾及我的感受,当着孩子面前,当着夫人她儿媳面前,她与以前一样,该骂就骂,有时还动手,这就是我的母亲,她就是这样本真,将她的爱都集中在她的言行中,永远都是用她理解熟悉的方式对待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儿子,她的心尖尖命根根,爱的愈深、痛之愈切、管之愈严。记得我的女儿都大了,一次父亲开了金口,说对孩子要有好心不要有好脸,否则管不好孩子,一向言贵的父亲,竟然也是这般的信念,真是金玉良言。偶有些少年轻狂,中年豪情,壮年老成,现在都有进入花甲门前,这些在她的面前都是个过程而已,是每家的孩子都会经历的人生的阶段,是生活的必然。这些时日有些忙,告知她可能有些忙不过来,以前约好的给她定期定时打电话也许不那么规律,让她有个思想准备,没电话也不要挂念,结果现在她每次电话都是三言两语然后就挂断了,而且说不要定点定时打电话了,知道彼此安康就行了,每次电话不过几分钟就得,免了很多事儿,要知道之前她每次都是讲很多的叮嘱的话,穿三到四没完没了,而且容不得被人反驳,有时我怕和她通话,怕她这种几十分钟的唠叨,无效而伤情,所以有些时候想办法抽身,找些借口,打电话是有些犯难,并不总是愉快。这几次她的简单的如此干脆,让我有些嘀咕,她有什么变化吗?意识到我的不耐烦,想到了我的不方便,理解了我的工作的处境,还是她有些倦怠了,年岁毕竟85了,还是身体不好又不方便让我知道,这符合她的一贯的做法,对远程的人都是报喜不报忧,免得牵念。母亲向来不黏黏糊糊,一旦明白她是清清楚楚干干脆脆伸张大义,至少是她认知的基础上的担当道义她是在所不惜义无反顾,不同于她同时代的没有知识没有见识的家属她很有些见识和认识要远出于一般的人士,她不限于家长里短不拘于眼前短视,她有着她的表面所不匹配的精神力量和意志柔韧,我感受得到,理解一些,明白一点,却无法为她介怀,她无法将一切告知我这个她眼里还没长大的孩子。6月底休假,听大妹说母亲嘱咐他们没事不要打电话,说他这次下去任务重要,要负责要管事,所有家人少打搅,我听后有些感动,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在母亲眼里我总还是长大成人了,可是这是在她的衰老中才得到的,倒少了几分快乐,倒平添了几分的担心,难道母亲真的老了,她已经无力像从前那么热辣辣地关心我们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磷虾@365
后一篇:月满则亏@36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