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二三一@365
(2022-10-09 23:08:49)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2年10月9日 星期日
晴有时多云 6/19。
一
马克思哲学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系列的重大关键词,对应的方向是物质决定意识而引发出来的概念和思想命题,其中的丰富内涵可能有着惊人的含量。由此派生的故事和事件都含有丰沛的营养和情感,生命意义和质量都因此而不同。一般意义上的认知者不至于纠结这样的空洞概念的涵义,而对此有重大关联的事务却消融于具体细节中难以区分出重大命题的特别性,有着哲学思考习惯和力量者他们为此纠结于思想的浩瀚海洋与现实实践的多样性纠缠碰撞产生的巨大反差,难以清晰地标识自己的边界,痛下决心将脚落在那一块土地。阵线的明晰也只有事后才更加对焦,但这不影响哲人内心的判断和调节过程有着变化多端的可能性,不影响哲学的深奥与现实的具体的结合,更不影响思想家取之于实践土壤的营养的方向、方式。简单的实践和复杂的哲学,许多人喜欢在二者之间跳钢丝舞,并不代表观点的选择,只是行为的表象,当被赋予思想的逻辑后实践进入了哲学的轨道,开始了滚雪球运动,那些被粘连的概念和行动交织成交响曲,随着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挑动听众的神经和精神世界,结构出无限的可能的中间体,充斥着人们的周边,逼近每个人求得一个并不存在的标准答案,只要有需求,跳动哪怕一根琴弦的一个音符都会产生不一般音效,足以引发海啸般的回声,寻求知音的交互和共鸣,如果条件适宜思想的脉络和哲学的光辉渐渐开始清晰,主旋律的不断回响跳动的情绪的宣扬,巨大的思想磁场渐入佳境,哲学便有了适宜的土壤和特定时空。一旦形成了执念,哲学的漩涡便有了无比的韧性,犹如黑洞般存在,统一周边消灭周边异化周边,容纳一切包容一切吸纳一切,撕碎消融转化,世界被通吃在哲学理念下,产生思想家的乐园和帝国。玄妙的旋律和扣人心弦的节奏演绎情绪的图卷,思想启迪和启蒙所造就的力量如吹又生的春草,总有无尽的隐秘动力,装点无限江山,推动生命的延续和生命的色彩,任何思想的价值在于节约了行动一致性的成本,这是人类社会必然面对的一部分,哲学可以俯视一切人间烟火,洞察世事变幻无穷,用自己的韧性吞吐八荒,吸纳四野。当然,任何武器都有自己的射程范围,思想工具的担当超不出它的力量层级,不要指望任何哲学思想可以降伏所有的个体的精神世界和内心隐秘,局限的产生意味着创造的新生,这是这一过程的又一个轮回的开启,又将重启创造的旋律,新曲将激发新生的思想和哲学高峰。争夺哲学王国的皇位和统治权,重燃战火于思想的天地,思想家哲学家发达头脑对于人类社会的新思考新定位新判断,迸发出新火花,照亮人类又一段阴暗的历程。思想家、哲学家之间的争议,有时不见得比街谈巷议高明,也不见得比泼妇骂街文明多少,夹杂着个人情绪和恩怨,裹挟着红尘世界的烟火气,哲学和思想也被个性化了,人性化了,情绪化了。因此,今人发明了一种方法,将那些立言立德立功之人与他们的日常分离出来,抽取他们的精华部分净化为人们的精神财富,上升到思想的高度,升华为哲学,指引后人,先贤毕至,蓬荜生辉,苦海泛舟,心中有光,不朽的是他们的思想和哲理,唯有这些道理成为人类最可宝贵的财富,发挥永久的作用,积淀滋润了人类的文明文化,脱离动物世界的荒蛮。思想和哲学著作人在意的是其思想疆域的广阔宽阔,得到拥护的广度深度,影响深远程度,流传未来的历史久远,比之于将军驰骋疆场,也是要攻城拔寨,占山为王,不过是另外的战地画卷。也有宗派之分,也有山头之别,更有主义之争,义气之争,义理之争,不过多是口舌之辩,纸上谈兵,可并不妨碍其激烈血刃的展现,一样闹出敌我战线,生命捍卫,血战到底,这个世界的热闹程度不亚于物质的世界,看不见的战线有时更有挑战性,更有长远意义,带有根本性基础性。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划分已经突显了现在思想力量的分量,也是各种角逐力量对比的重要筹码,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一方多是软实力亏空,比如法律、文献、专利、标准、规范、制度、形象、文化、艺术等等,由思想哲学决定的这些项目的先进性、有效性、影响力,却替代曾经的硬件设施设备,越来越占比人们追求的目标,成为,刚需,标配,硬通货。正因为如此,尽快提升这些关乎人们素质的要项显得十分急迫,改变世人对于国人的观感印象有些排队到前面的必要,明显的短板集中在文明举止和思想哲学领域,不协调的物质与精神,不平衡的文化和物欲,不匹配的思想和现实。如果说哲学思想距离现实社会有点远,那么由他们派生出的制度、规范等直接关乎每一个个体的利益,由虚变实,已经成为社会运行整体的一部分,成为我们传统意义的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正如汉卡已经将硬件与软件结合起来,现在没有单一的硬件,也没有绝对的软件,软硬兼施是趋势。落伍的思想哲学指导下的制度安排必然导致社会的繁复和成本的巨幅增加,自由度的下降,幸福指数的降低,而不顾事实实际让现实贸然适应某一哲学思想的做法带来的损害将是灾难级别,强人所难的指标体系价值体系不受欢迎,犹如孩子对于家长的高压的反感,他们敢怒不敢言,在道德绑架和强制实施的双重威力下,他们没有发言权。
前一篇:匪夷所思二三零@365
后一篇:匪夷所思二三二@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