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洋人对大清朝廷如何从敌人转成朋友?

(2013-05-04 16:16:32)
标签:

《洋务大业》

新书选摘

文化

分类: 其它文章

 

洋人对大清朝廷如何从敌人转成朋友?

作者:罗建华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大清与英、法、美各国订了“和约”,但是,并不意味着邻居之间就能和平相处。

这些个和约,以条约文本的形式,在形式上结束了双方之间的战争状态与敌对关系,但是,显而易见,邻居之间的关系还不和谐:你看不惯我,我更看不惯你。

在大清的眼中,那些和约,就叫强扭的瓜不甜。

那些和约,虽然其间用了大大的“和”字,但是,在大清人看来,那完全是被迫的。这样缔结的和约,在咱们大清,有一个专有名字,叫“城下之盟”。

签订这样的盟约,对朝廷而言,是丢面子的事,而且是很丢面子的事。

上到皇帝下到大臣,大家都有一种被老外强奸了的感觉。

我本来就不愿意签那份和约。我之所以动笔,在条约的落款处签下自己的大名,那完全是邻居用枪指着我的鼻子。不按手印不行啊。

地方官员似乎个个都能体会中央的难处,在执行其中的条款时,就用上了手脚:能拖则拖,能推则推,能扛则扛。

面对洋人的某一个具体要求,朝廷大员一定要思过来想过去。感觉自己面对一伙强盗邻居,又气又恨又恼,但就是打不过人家,拿人家又没得办法。

列强们的眼中,无论大清的皇帝,还是朝廷的官员,都是一样的货色,都是自己立足大清的障碍物,唯有拿枪杆子才能搞定这个大清。

这样的恶劣情形,在下面的两件事情中,发生了惊天大逆转。

● 在剿灭太平军、捻军的战斗过程中,感谢太平军、捻军友情提供的机会,通过洋枪队这样一种方式,洋人第一次在大清的地面上与大清的准政府军事武装组织淮军、湘军(属地方团练性质)搞起了合作运动。

在这一系列的合作运动中,洋人们看出另一番意味来了:大清的朝廷需要他们的支持。

●  在大清最高层的变动中,咸丰归天,慈禧谋划掌权、奕谋划当政的关键时刻,这伙人表现出与列强精诚合作的态度,这让列强的心态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

正是看到了慈禧女王、奕诉当局精诚合作的态势,洋人们不再把女皇帝、当权大臣奕诉等人看成在大清做大做强的拦路石了。

 

本文选自罗建华最近新书《洋务大业》。作者罗建华简介:笔名毛屋堂,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行走于写作与研究的边缘。长期致力于历史与战争、人伦与管理边缘学科探索。其嬉笑怒骂的行文风格,风趣、真诚的著作态度,轻松、时尚的文风,得到广大读者的热追。已出版著作:《晚清大变局》《洋务大业》《大唐霸业》《短命南朝》《三分管人七分带人》《富有,从人脉开始》《跟说客学艺》《移动帝国诺基亚》

http://s6/mw690/bf8e4cc6g7c6335e444c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