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生物钟正常运转的周期是25小时而非24小时,这是如果没有规律生活,人就自然而然越睡越晚的生理基础。
这个月龄的孩子常会拖延晚上入睡的时间,其实和很多成人有晚睡强迫症类似,不愿意从精彩的一天中淡出,回归相对乏味的睡眠。
所以在真正入睡时间之前,有1-2小时提前量,做一些舒缓、相对安静的事情很重要,睡眠仪式的重要性凸显,如和房间里面的每一件物品说晚安,读绘本等。列出每天睡前要做的事情,双方达成共识就容易执行。
“孩子在睡前折腾父母,一个原因,是感觉到父母总是在急急忙忙想摆脱他们。会感到归属感受挫,就会通过反复要求喝水、上厕所,哭等行为来表现。当他们感觉到你真的很享受和他们在一起待几分钟分享一些事情,会体验归属感,减少哭闹的需要。”
——《正面管教》
“这种与另一个的存在有联系的感受,是主要协助婴儿放心入睡的原因,睡前所玩的各种不同的游戏各有其微妙的功能,例如与婴儿协商转换至另一个状态,或是安抚他的恐惧。婴儿感受到母亲的了解有助于他承受夜里发生的种种变化”
——《夜未眠》
100%用心的陪伴很重要,如果陪请用心,不要三心二意老去看手机。
其次,需要发挥自控能力和外界提醒。所谓“自我控制”在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就是,幼儿把自己看成一个独立,能指导自己行为的人,回忆养育者指示并用指示来提醒自己的行为。
如何让婴幼儿明晰规则,并调动自我控制去遵循规则?落到让宝宝按时睡觉这件事情上,一定的提醒“还有5分钟要睡觉啦”“再读两本故事就要睡觉啦”和坚持是必需的。如果宝宝遵守了约定,那么鼓励也很有必要,用鼓励强化这些希望多发生的行为。
“婴儿控制行为的能力依赖于父母不断的监控和提醒。敏感和教养有方的父母,其孩子更听话,自我控制能力更强,要对婴儿做出温和而敏感的反应;
让婴儿停止正做的自己喜欢的活动比等开始新活动更难,提前提醒很重要;
婴儿记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有限,需要成人不断的监督;
表扬和拥抱能强化适当的行为,提高他再次发生的概率:对自控行为用言语和拥抱加以赞许。”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最后,入睡困难的情况,还需要检查是否午睡比较晚又睡得很长,这个阶段午睡需控制在两个小时内(1.5小时叫醒会比较容易),太长太晚则会影响到晚间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