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特殊的睡眠情况
(2013-12-19 17:06:10)
标签:
哄宝宝睡觉睡眠育儿 |
几个特殊的睡眠情况
@小土大橙子
写过好几篇裹脚布似的长文,以为差不多面面俱到了,但其实睡眠问题博大精深,娃娃们更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本篇抛砖引玉聊聊几个比较常见又很特殊的睡眠问题:
早醒 ,傍晚觉哭闹,入睡太晚,睡后半小时大哭,半夜起来玩。
-------------早醒 ------------
我们常说宝宝是追着太阳跑的,早朋友起得比大人早是很正常的。寄希望于宝宝睡到9,10点不太现实而且也不见得好。由于白天光照对孩子的生理节律也很有好处,还有生长激素,夜间更合适睡眠,以后娃娃上学时间等等原因,一般孩子能达到11-12小时的夜间睡眠之后,在7点(6,8)左右起床会比较好。早于6点的基本上是确实的早醒。
首先可以简单的排除一些环境的原因:检查房间早晨的光线是否过亮,早晨是否有一些特殊噪音。遮光布是必备品哦。
排除一些行为上的干预:早上时间尚早,孩子咿咿呀呀自言自语的时候,是否家长第一时间就开始陪着聊陪着玩?如果是睡小床的,是否孩子一开始发声音,就想着“娃啊委屈你在大牢里呆一晚上,妈妈这就立即放你出来“。睡够了醒来一般是很安静的可以自己玩一会的,不是哭着哭着哭醒的。
早上醒来第一反应先看一下大致的时间,如果才5点多要知道娃还没有睡够,这种自言自语是假象,他有可能过个十几分钟半小时就自行睡去的,不要干预。
哭起来眼看要哭醒那种立即抱哄或者躺喂奶。对于大一些已经断了夜奶的孩子,有时候观察一下,让孩子哭一哭,看能不能自行再次入睡,防止过早干预而彻底醒来,也是一种方式。
不止书上,不少妈妈的实践中都发现,自言自语那种哼唧是自我安抚。不要以为讲话是不睡就开始发急加力哄,喃喃自语是好兆头,不需要干涉的,至少出现这个情况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减少安抚的力度,隐形装死,偶尔娃坐起来无法躺下或者翻不过去的时候出手帮助一下,或者叨咕一下天还没亮要继续睡觉之类的,然后接着装那啥…避免直接的眼神接触,避免传递出信息:天亮了我们一起high吧!老妈老爸等你一晚上,早就按耐不住拉!…
如果已经出现了每天定点的早醒,可以尝试下面的几种办法,不是一定管用,但可以试试。当然早醒问题不是独立的,一般是整体作息紊乱的一个表现。
A.
B.
C.
D.
-------------傍晚觉哭闹 ------------
6个月到9个月中孩子由3觉向2觉过渡,
傍晚这觉一般最好不要晚于4点半5点,不然会延迟晚觉入睡时间。
小于6个月的的孩子既需要睡傍晚觉但偶尔又比较难的,可以通过奶睡、推车在外面睡的方式,但有修复力的长觉不可以过度依赖推车之类非常规的手段。
睡下可能半小时醒,这个问题下面回继续讲。
-------------入睡太晚------------
不少小宝宝9点,10点才入睡,其实这个点太晚太晚了!娃已经累惨了,这是很多孩子入睡困难夜醒频繁的原因。早睡的孩子从一开始就不容易出现睡眠问题。
不少孩子不管几点睡,早上都是56点准时醒,所以要想让他们睡眠量充分,早睡非常非常重要! 不单娃要早睡,当妈的自己也要早睡。
已经看到过好几次真实案例证实早睡有可能改善夜惊夜醒,6点之前就睡晚觉可能牺牲掉父母下班和孩子互动时间,很挑战传统观念, 但小宝宝休息才是第一位的,比互动玩耍重要得多,勇敢尝试一下吧,互动玩耍可以调整到早上醒来,这样即玩得尽兴也不影响孩子睡眠。
各种活动都要围绕让步于睡眠的时间安排来进行,晚上少出门。好睡眠需要小心翼翼的呵护。
睡眠圣经上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白天和晚上的睡眠由大脑不同部分负责,所以抚慰宝宝白天小睡和夜晚入睡的方式不同并没有关系,但要保证每天的方式是连贯的。莫非这就是很多宝宝白天必须抱着睡,晚上却可以床睡的原因?要有信心,晚上就是孩子能床睡的时间,还不能做到只是由于没有找到方法。
为了让孩子不至于对床太反感,初期在床上玩培养感情是有一定帮助的.但长期来说还是注意减少在床上的非睡眠时间,少在床上玩,避免太清醒的时候着床. 着床后很快能睡着,睡眠和床之间的联想就紧密起来,有利于降低入睡难度.每次带娃出门都换鞋,后来他看到换鞋就知要出门了,孩子的联想力不容小觑, 睡觉同理
小朋友都很机灵,晚上入睡有时候一抱到屋里就开始叫唤,越困偏更厉害,有个小招可以试试,到要睡的时间把客厅灯都调暗或关闭,屋里亮个小灯,不忙抱进屋,让娃有还在客厅玩一会,对比一下黑漆漆的客厅,屋里有灯还有老爸老妈,有时候过一会就会主动爬进屋了
如何哄睡是另外一个很大的话题,这里就不展开了,相信只要记住早睡很重要,很多事情自然会想办法去解决。
------------睡后半小时大哭-------------
关于晚上睡着半小时大哭,怀疑是入睡前醒的时间过长,另外也有可能是入睡前的情绪问题。
举个我自己家的例子,有阵子楼上装修,宝宝每天被吵得睡不了白天加起来也就一个多小时,连续两天睡着后大哭,这种哭是突然爆发的,不带哼唧再到哭的演变过程。第三天楼上没开工白天睡好了晚上就没哭,第四天开工又哭。晚间入睡后半小时哭很常见,缺觉是个很需要排查的方向。
晚上入睡前的睡眠仪式一定要充分,而且比较有一致性。
对待晚间入睡半小时哭的情况,要注意防止彻底醒来玩,这样基本正式睡晚觉要再耗费1,2小时。醒来要哄很久的话可以尝试直接用哺乳安抚,这样便于顺利入睡,注意在睡前安抚充分。
要注意孩子睡着之后一般未必会睡熟,特别是缺觉而比较敏感的孩子,随时有可能因为声音,家长离开而醒来,再入睡将会相当的难。如果是经常性晚上入睡半小时醒,可以尝试晚上入睡后守在旁边在早期调整的时候,要能够在睡着之后守10分钟,半小时就醒的要半小时醒之前重新陪伴。守孩子的时候要专心,不去看手机或想其他事情。
一有醒的苗头立即响应(尤其对于越哭越厉害那种)。容易哄的就原地拍或者抱哄,不容易的半小时一哭不要抱起,立即躺喂给奶。不容易彻底醒来只是一个劲哭的,还可以靠声音和灯光叫醒重新哄。看看再此之后的第一次醒,不给奶是不是哄的难度低一些,后半夜有没有好转,第二天还会不会半小时就醒。但也是几天就可以,不用变成长期的习惯,把握好度,不要变成新睡眠问题的起点。
另外@玉宇清华老师提到过的,孩子入睡后轻轻抚摸孩子身体7-8分钟这种方式也可以尝试的。
夜间的问题很多都起源于白天,白天高质量的活动,不要让孩子怀着太多心事惦记入睡,比如妈妈上班宝宝夜里就会多起,这种就是比较典型的心事导致夜醒,入睡前稳定的情绪,减少刺激,安抚到位能够帮助改善。其实有的时候哭也是一种自我平静的办法,有时候大人看着孩子哭干着急一味的去哄,但是哄又不是很在行,反而干扰了孩子的正常睡眠
------------半夜起来玩-------------
夜里起来玩的问题:半夜里醒来,突然好像来劲一样,开始玩,不管喂奶还是抱哄都无法让孩子再入睡。集中在1点到4点之间高发。也是很多妈妈都会遇到的。大脑发育跳跃期也尤为高发。听到过的好几个集中在3个月左右、6个月左右。
如果偶发现象不要太着急,这是很多孩子都会出现的情况。另外不哭不闹开始玩了的话,哄不哄差别不大了,再次入睡半个小时到2小时不等,大床不干预怕掉下去,放小床不干预其实比较好,或等闹了再哄。
长期这样的话有下面几个可能可行的方向。
增加白天活动量,白天要让孩子多一些时间自由活动,而非一直抱着逗乐被动活动,如果孩子正处于某一项大运动的初始期,那白天更一定要给足时间空间让孩子熟悉和适应。
对于大孩子尤其要注意半夜不要配合玩,也就是即使哄不睡也要隔几分钟提醒一下孩子,这是夜晚,不是白天,要接着睡觉。开灯,帮着拿玩具,和孩子比较多的对话,都算是配合的一种,即便是孩子哭了,家长还是要温柔的坚定,适当的安抚但不要让孩子拽着你的底线走。
也有妈妈提到过,孩子比较少的奶睡后,反而一吃就彻底醒了,这种情况的话就表明提供的安抚超过了孩子的需求,这种情况不喂奶反而更合适。有些时候也有孩子不哭闹会玩两小时无法再睡,但哭个一两分钟再哄却很快入睡的情况,酌情考虑吧。
结合白天的睡眠量看孩子是否确实睡得过多,并适当调整。
以半小时为单位提前或推后入睡时间,看看夜间起来玩的现象有无变化
如果定点半夜起来玩,那么也可以在固定点之前半小时尝试本文前面早醒部分介绍的#唤醒去睡#。
如果长期半夜醒很久玩,那基本可以排除是身体发育等因素,单独处理夜间的哄睡已经不够了。需要对整个白天的作息,睡眠能力都进行综合的调整和改进。
---------------
睡觉本质上其实很简单和自然,排除身体的病痛,家长安排好的睡眠环境,合适的睡眠时机,睡眠仪式程序,剩下的交给孩子独立完成。常规家长除了睡眠仪式和环境上,其他的帮助越少,孩子越有机会熟悉和学习入睡,才越能睡得好。老想在这个问题上帮忙反而会帮倒忙。所有的帮助都是为了往不需要帮助能自主完成过渡的,相信孩子能睡是父母要有的基本信心。
就先写这几个,希望对妈妈们有所帮助,有妈妈有其他妙招或者觉得文中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分享指正,希望娃娃们妈妈们都开开心心睡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