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读书心得
(2024-10-21 12:16:10)我学习了戈柔老师主编的《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这本书的共度视频,书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对我如何促进幼儿深度学习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和支持策略。通过阅读,我有了很多的收获。
重塑教师游戏观察理念,变“观看”为“观察”。一提到游戏观察,许多教师就非常头疼:游戏灵活多变、突发状况多,往往教师忙于穿梭其中或者觉得这是孩子的游戏,要体现孩子自主独立,眼花缭乱中不知道该看什么?有什么可看?只要觉得孩子开心就好,当事后问及你观察到了什么?常说的就是:“孩子们玩的很开心,游戏很吸引孩子……”这种走马观花似的“观察”只是流于表面的“观看”,用“眼”不用“心”。
幼儿游戏中的信息量非常丰富,教师光看,不听、不思、不想、不记录,是不可能从中获得幼儿个体、群体之间、幼儿与材料、环境等等多种因素之间产生的互动信息。教师要明确观察过程“我要观察什么——我怎样观察——我是否观察到了”来到到有效观察。因此调整教师观察理念,学会多元化多角度观察,才能从中获得有效信息,推动游戏进程的同时,促进幼儿个体发展。
调整教师游戏观察策略,变“表象”为“内在”。观察策略多种多样,不同游戏场景、不同个体观察侧重点也是千变万化。同一个游戏同一个场景甚至同一个幼儿,不同的教师观察都会出现不同的观察结论。原因很简单,每个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观察目标不同。如何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获得自己觉得最有效的观察?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是有目标的预设观察还是无目标的随机观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相对适合的观察策略,以影像或文字等方式进行直观记录。把流于形式的“观”转变为有实际意义的“察”,从中发现有效信息。
在幼儿进行游戏时,我们要进行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观察并记录分析。通过观察从不同角度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探索操作行为进行收集和记录,这些记录,能让我们进一步发现幼儿的兴趣与经验基础,了解幼儿学习的进展,及时的调整和优化活动的计划。我们在观察时要坚持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及全面性原则。观察的方法也有很多,但不管用哪种观察方法,都应该要严格地尊重事实,尽可能真实的记录。对幼儿游戏的行为我们也要进行评价,幼儿的发展评价对幼儿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有正确的评价观念,通过评价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通过阅读提升了我对区域游戏的认识和深层的思考,让我能够更好的开展区域游戏活动,让孩子们能够在区域中尽情游戏、自由探索、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