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魏章官
魏章官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46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种子来个再认识

(2022-04-12 17:36:06)

魏章官

对种子来个再认识

(黄山,当年首长留影处。2021年同游同学陈雄飞摄影)

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农以粮为重,粮以种为贵。我们应该不断研究和更新水稻等粮食种子。

应该对种子来个再认识,看到种子是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既是科技的载体,又是粮食增产的基础,也是特殊的商品。

农民都知道:“好种半年粮。”同样的土地,并不要增加工时、肥料等投入,只要更换一个良种播下,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大幅度增产。

上了年纪的人都晓得,解放以来,我国先后选育推广的水稻良种陆财号、矮脚南特号系列、杂交稻系列,都曾使水稻单产登上新的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假如没有田地家庭承包制加杂交水稻良种,就很难设想能使亿万人民很快吃饱肚子搞建设。

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由福建省农科院院长谢华安(当时在三明市农科所工作)跑了20多趟海南岛,发明培育了杂交稻汕优63良种,在全国不断推广种植,到1990年种植面积突破1亿亩,累计推广面积7亿亩,增产稻谷500亿公斤,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 500多亿元,创下中国水稻史之最,被育种界誉为“杂交稻皇冠”,赞之为“明星稻”。你看,这一粒良种的威力多大!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种子放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首位来抓,以种子的突破与创新,去带动农业的飞跃发展。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近25年来,世界粮食总产量翻一番,其中75%的产量来自单产水平的提高,而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占到39%—35%。

据有关专家测算,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在农业增产中贡献占了将近30%,并推测良种对农业增产贡献率还将提高到45%—50%,足见选育更换良种的重要性。

多年来,不少国家都把种子的改良、繁育和推广,作为发展农业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以种子的优化和产业化,去带动农业产业化。可以说,未来国际农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良种的竞争。

因此,党中央及福建省委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设中都强调抓现代农业种子工程。到2000年,福建省应当培育出一批比现有当家品种增产10%以上的新品种,实现全省粮食作物良种更新换代一次,推广杂交水稻良种1500万亩,良种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要达40%以上。

水稻种子以及所有农林牧渔种苗工程,可以说是科教兴农的重中之重项目,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行工程 是各级领导特别是分管农业与科研的领导为民造福的工程,必须要有新的思路与大的举措去狠抓落实。

(福建日报1997年12月15日,此篇为《种子呼唤产业化》长篇述评第1节。2022年4月12日选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