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体漂亮”的背后

(2022-03-31 16:37:31)

魏章官

前不久,我跟随省委贾书记到福建省福清市调研,只见农家住房五六层的比比皆是,外墙贴瓷砖,窗安铝合金,屋顶铺装饰性琉璃瓦,内装修也挺考究。有些住房像别墅,有些村庄整片住房似乎比城里公寓区还气派。

可是,进村看看,贾书记摇摇头说:“这些住房‘单体漂亮,群体杂乱’——缺乏科学规划。”这话反映了实情,值得深思。

农民住房越盖越好,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直接反映。有人说,农民住房“解放前是草木结构,解放后是土木结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是砖混结构,近几年是框架结构”。特别是闽东南地区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居住水平,决不低于发达国家的农村住房水平。

这是个历史性的巨变,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差别逐步缩小的一个标志,是件好事。但办好事也需引导;不引导,可能带来某些公害。近几年来不少乡村对农民建房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谈不上什么总体规划、合理布局,任由一家一户请“风水先生”选址并确定房屋座向,最终造成房子群体排列无序,大门朝向不一;前后排房屋间隔小,形不成街巷,无法植树和营造花草绿地;间隔大的房主又乱建围墙或形成死角,造成地皮浪费。有的村道弯弯绕绕,宽窄不一,万一失火,消防车都开不进去。

房前道旁地底下普遍没有排水排污设施,雨水污水到处流。幼儿园、学校、医疗站、老人院以及公厕等公共设施,事先没有选址留下地皮,到了想建之时,只好到村外找空地,建成后给大家带来诸多不便。

建新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要“破旧立新”。近几年,福建沿海—部分村子大部分住房基本上是易地占田建,许多旧房无人居住,又舍不得拆。有的农家越来越富,多次多处建房,先前建的房屋或旧房就闲置着。大片旧房构成了大量土地资产的隐形流失,真可惜!

许多人建了新房后不拆旧房的主要原因,是认为旧房“风水好”——祖宗的“根”要留住,甚至有人把脱贫致富奔小康盖新房,也说成是由于祖房“好风水”。

应该认识到,农民之所以能脱贫致富盖新房,是因为有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过去同样有所谓“旧房风水”,为什么就不能盖这么漂亮的新房呢?有了新房,旧宅基地还田复耕,是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的长效工程,是真正把衣食之根留住。

建新房,还涉及到农民投入观念、消费观念以及造福后代观念的更新问题。有个年纯收入百万元的专业大户曾对笔者说:“我就不盖新房,把钱投人发展再生产,即使将来发大财了,也不在农村盖房。因为我就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房子盖五六层几十间有什么用?这么大的房子够几代人住,谁知子孙后代到哪里就业?又想住在哪里?就是现在两个孩子以后成家立业也未必想在农村安居,到时不如到城里买房。”此话说得很有道理。

据了解,闽东南不少农民建的新房,少的花三五十万元,多的一户包括内装修竟花到300多万元。相当一部分人建的楼房没几个人住,因外出务工经商而无人住的新房还要雇人看。这不是个很大的浪费吗?

贾书记调研后在福清市的干部会上说,在农村住房“漂亮的单体”背后隐藏着一系列问题,虽是发展中的问题,也应引起当地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切实把农村建房作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抓好规划、建设和管理,使群体漂亮起来。同时,可探讨开发村镇房地产业,建设多种档次适合农民住的商品房,引导富裕起来的农民购房。

(福建日报1997年5月5评论2022年3月31日选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