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闽北农业“龙头”的效应

(2022-03-22 09:47:35)

魏章官

在闽北,“公司+农户”与农共兴衰的有40多家公司,连结着山乡的千家万户,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推动着农家脱贫致富奔小康。

先从鸡鸭说起吧。昔日,在素有“九关十二隘”之称的光泽县,“养鸡为过年,生蛋换油盐”。这些年,出了个傅光明这个鼎鼎有名的养鸡大户。他起初只是养种鸡,卖种蛋;后来搞孵化,卖鸡苗;现在发展成种蛋、鸡苗和活鸡产销与肉鸡宰杀、分割出口并举。

傅光明养鸡三部曲,调子越唱越高,市场越拓越宽。为了探索高层次发展,他出洋到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了解到荷兰宰杀生产线先进、美国饲料加工设备好、法国的疫苗质量高、美国的种鸡和药品好,都把它引进来,以提高肉鸡质量,使之符合出口标准。

同时,傅光明掌握了国内外对肉鸡分割部位的不同需求及其价格。回来后,他成立公司,摆开架式发展养鸡业。目前他的公司已在八个乡镇建立了28个肉鸡饲养点,到年底可出栏肉鸡210多万只,明年要扩大到60个饲养点,可出栏肉鸡600万只。

建阳将口是个名闻遐迩的养鸭基地。原来由于市场问题,曾几度出现蛋价猛跌,宰鸭成风现象。去年5月,将口成立鸭业集团公司,在市场鲜蛋价格下跌时,公司以高于市场价的保护价子以收购,加工成无铅皮蛋销往各地,从而保护和提高了农民养鸭积极性,全乡年养鸭数由1989年的20 万只发展到今年的45万只,翻一番多。

再看看种植业。政和县属于边境县份,相当一部分乡村地处海拔千米左右的高山上,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农民苦于生产没门路,产品没销路。即使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可用于种植食用菌,人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现在好了,在“公司+农户”中,公司抓住了市场,去年9月投产的政和杨源保鲜厂,拥有5套国际先进制冷保鲜设备,又拓开了国际市场。

今年初以来,已在杨源、镇前、澄源等六个乡镇建立了以反季节夏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带动相对稳定的菇农1500多户,产品全部出口日本,去年生产3个月实现产值1017万元,创汇152万美元。今年又投入26万美元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月出口香菇600吨、冬春笋500吨,实现产值30万元,出口创汇400万美元。

今年2月,政和县由菇业公司、蔬莱公司等六个单位联合组建“政和高山农业开发总公司”,进一步推动了山区区域特色产品规模经营。全县食用菌商品生产基地从去年的1006万袋发展到今年的3200万袋。其中高山区三个乡今年发展夏菇达1200万袋。全县一跃成为闽北主要夏菇生产基地。

这些例子说明了“公司+农户”发挥公司的龙头作用,对推动农村特色产品上规模、农户增产又增收的作用,是多么大啊!因此可以说,办好龙头企业,抓住了市场,就抓住了“公司+农户”的“牛鼻子”。

不过,在发挥公司(企业)龙头效应中,应注意调节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使农户不至于仍停留在出售初级产品的不多收入上,保护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

(福建日报1993年10月29日,2022年3月20日选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闽东第一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