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章官
农业部门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增强服务功能,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业部门特别是属下农技站、畜牲兽医站和经济作物站等“三站”,如果单靠上面“给奶”(指行政拨款)是吃不饱的,不但难以迈开双脚搞服务,而且还会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
只有像南靖农业局那样,在改革与开拓中找“奶”吃,把服务作为一个产业来抓,创办“农”字号经济实体增财力,为农业和农民服务方才有实力,对干部职工也有了凝聚力,并可增强农业部门经济实力,减轻地方财政的压力。
“祖宗没风水,分配农林水,工作干半死,没有啥油水。”如今改革开放,农业部门自找“奶”吃,就有油水啦!农业部门“找奶”就是改革之举!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应该热情支持,不能有“红眼病”,也不能因为他们找了“奶”,就给予“断奶”甚至于“抽血”。因为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部门还穷,需要扶持,不能挫伤他们找“奶”的积极性。
当然,农业部门办经济或经营实体,不能不姓“农”,也不能离开为农服务的宗旨。服务该有偿的有偿,能低偿或无偿的就决不增加农民负担。
(福建日报1995年1月8日配发新闻短评,2022年3月20日选发)
前一篇:闽北农业“龙头”的效应
后一篇:从一根油条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