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五一”奖章获得者陈欠水
魏章官
他像泥土一样朴实无华,长年累月走村串户,开展艰辛的劳动,为贫困村和困难户办了许多实事,群众称他是艰苦奋斗的模范。
(图为陈欠水主任骑单车下乡办实事)
他,就是福建省五一奖章获得者、惠安县老区办主任陈欠水。
陈欠水年已半百,1982年从海军某部转业。他一直牢记1967年自己作为解放军先进一员,晋京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在地方工作中仍发扬军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里仅说他一年来的事迹。今年早稻抢收和晚稻抢插的“双抢”期间,老陈根据以往自己下村掌握的情况,选择对象,制定老区办干部帮抢方案。他自己三次住村13天,帮助五老户、病灾户和残疾人等抢收早稻4亩多,插晚稻3亩多,种甘薯1亩多。
8月7日,他连夜冒雨骑单车到30多公里外的樟脚村,以便次日一早帮助残疾老人陈荣源抢种晚稻和甘薯。他得知寨后村病灾户吴平珍割稻有困难,就前往帮助收割,挑回一担稻谷走了六七公里路,浑身汗湿。
有时,他一连几天冒着酷暑帮助缺劳力户“双抢”后,不顾疲劳,上山为之砍柴草。有时,老陈到水利工地,抬石、挑沙、填土,样样农活都干。有的群众对老陈说:“你是个科局长,多指点就行了,还来劳动,太辛苦了!”老陈笑答:“干部坚持参加劳动,不但能帮助困难户做做事,更重要的可以去掉自身懒气,保持劳动人民艰苦奋斗的本色。”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是陈欠水常有的事。他说:“这是我的工作,分内事。”山腰镇古县村“五老”林金玉,中年失妻,两个儿子分别痴呆和双目失明,住的是漏雨房。今年4月,老陈先后三次到他家,往返骑车共186公里,为这家解决修房款2500元,并帮助备料修房,自已还拿钱买 15株龙眼苗送给他,帮他挖穴栽种。
今年“七—”前夕,老陈到五社村走访“ 自己掏钱买15公斤大米和两盒饼干,连夜骑车30公里送上。次日看到这家没柴烧,就同村里一位干部上山砍了两担柴禾,返回时被雨淋得透湿。
陈欠水不单帮助一家一户办实事,更注意帮助一个个村开展开发性生产,鼓励群众往脱贫致富道上奔。今年8月,他到樟脚村与群众聊天,谈到如何治穷。老陈开导说,穷在于山,富也在山。但群众说,耕山种果没资金。老陈列举秀溪村全部靠个人筹资投劳种果,现水果户均收入 3000元的事迹,打动了群众的心,现在他们开始实施个人投资种果计划。
老陈到南埔村一住10天,挨家挨户动员种果,上山选址定点,放样挖穴施基肥,今春种下200亩龙眼苗。从去年8 月至今一年来,陈欠水住过的村子就有14个共73天,平均每月每村住5昼夜以上,办了38件实事,其中种果950亩,改造果园1000多亩,办一个纸箱车间,修水利8处,修校舍4所,修公路11.6公里。
常往乡下跑,陈欠水不是骑自行车,就是挤客车,到站后干脆步行进村。一次,他到偏远山村,向兄弟单位借小车,要付汽油费100余元。他一算,如果都借小车,一年下来要付汽油费2万元,这还了得!这钱给贫困户办实事多好啊!
一年来,陈欠水跑遍全县18个乡镇112个建制村,行程共5300公里。有人对他说:“现在骑车下乡过时了,骑车既辛苦,效率又低。”可了解内情的乡亲说:“有些小车还跑不过陈主任的单车呢!”
(福建日报1995年9月15日,2022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