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地开发要转向深度进军

(2022-03-21 18:00:29)

魏章官

从田地往山地的跨越,就是温饱往小康的跨越。福建省山地综合开发中所种植的水果等作物,近几年进入盛产期,大大促进了千家万户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从总体上看,今后全省山地综合开发要从广度逐步转向深度。

解放以来,福建山地综合开发从来没有具有现在这么广的群众发动面、这么大的种养规模,这么多的品种、这么高的经济总收入。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老“包”上山耕耘的结果。

在改革开放前一段较长的时间里,虽然也讲靠山耕山吃山,但耕山结构单一,造林只种松、杉“两棵树”,而且不少地方乱砍滥伐,有的地方山光了,水黄了,连“山河依旧”的水平还达不到。

自从改革开放后实行山地综合开发并在“综合”上下功夫以来,福建不少山地才由过去平面单一开发转为立体生态型开发,出现了果林渔畜粮一起上,园路水电房相配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新气象。有些地方还注意抓产品深精加工和市场开发,开始使封闭型的传统农业转向开放型的市场农业。

在成绩面前,我们也要看到存在问题,主要是区域性种养结构的趋同性和农民生产的盲目性,造成近年来大宗农产品卖难或价廉减收。

在温饱还没解决的短缺经济年代,我们在山海开发中鼓励农民往生产广度进军,是对的。现在许多农产品供过于求,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丰年有余,我们就不能盲目地扩大某个品种的种植面积,而要引导农民侧重往生产的深度进军。

所谓深度,就是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山地生产结构,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就要依靠科技提高品种的品质与单产,就要从只生产鲜活初级产品转向一定程度的保鲜与加工,就要从单纯的生产性开发转向生产、市场开发并举。总之一句话,要使山地综合开发走上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福建日报1999年9月12日评论,2022年3月20日选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