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和正信
本三班:如光
正见,在《常见词典中》解义为:正确的见解,即离诸邪痴颠倒的如实知见,那什么是离诸邪痴颠倒的如实知见”呢?这对于一般学佛的人都难以实在的理解,在修学佛法和向初学的人介绍佛法时都产生了不少障碍。
在《法相词典》中的解释义为:诸圣有学见迹者,由八支〔正见,正思维,正精进,正悟,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摄行迹正道,能无舍断一切烦恼,能于解脱究竟作证,当知此中,若觉支时所得真觉,若得彼已,以慧安义,如证而觉,总略此二,合名正见,由此而知,所谓正见的产生不是随便而可得的,要对三十七道品有深刻的理解和证悟而后形成的知见,方可说是正见,如果对因果,四谛法不知不解而言说正见者,多为一厢情见,而此正见与世俗所说的正确知见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世俗认为不违背良心,法律,民俗民风道德的符合自然规律的知见就是正见了,而在佛教是要对佛所说的因果,四谛法,确信无疑,并通过三十七道品的修学最终能成佛的次第道理,坚信正知决定如实而行的知见方可称得上正见。
正信
大家都知道:“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佛法信乃得入”,但是要信愿恳切,发起死心塌地一句佛号直往西方的心愿,不通达教理是很难真正发起来的,尽管口发誓言,从心行上的修证来说仍不能现起勇猛精进的力量,因为,此非真心。是个人类似追求世乐而发起的欲求之心,未能实知直往西方的果乐,好处,所以发布出真正有力的信心,遇上逆境,个人修为停止不前时,就会迷茫,后继无力。
而于教理通达者,则无有感,知时可进,进可得利,于时何境,对治何法,顺利通过,直往西去,可谓直通车轨,因对于路径和果位——目的地的了然于胸,逆境面前,依然明悟不悔,更可转境增力,忍辱成就,成有力大人,而于同行者提携引言,乃可自利利他,因信真实故相反,不通教理而一味凭借个人喜好,想象而发起的信愿,则常起弯路,易于退失信心,是故在行上不能生起勇猛之心力。
学佛的人没有正信,是当今学人在修行路上能否自觉用功,形成好的道风,道力的大事,确立个人的正信,需要通达教理的老师讲解正信的佛教,以此因缘,乃能成就未来佛教大好局面,好的种子结殊胜的果,所以学习教理,明悟佛心,是从事闻,思,修,戒,定,慧的必要路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