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探佚需要解决的第三大问题是“原稿”中的人物结局
(2014-03-28 20:59:41)
标签:
大问题出路动机无力回天贾母等文化 |
分类: 红楼文化 |
探佚学需要解决的第三个大为题就是:“原稿”中的人物结局
无论是探佚《红楼梦》“原稿”的总回数,还是“结构”,其目的都是为探佚红楼人物的结局服务的。所以探佚人物的“归结”也就成了探佚学的焦点和核心。
清代的中国是一个极大的帝王之国,历史的条件使大清国拥有毗邻的藩属之邦、区。藩属在政治名义上奉清廷为主国,但各有独立的主权。藩属有的提出向皇家求婚通好,为了邦交,这种求婚是要应付的。于是,指派哪个皇女去远嫁藩王,便成为一很伤脑筋的难题。
皇家在百难之中,生出一条秘计:让一个“替身”女冒了公主、郡主之名,前往应婚就嫁,有愿者予以特恩,赦免相当的过错或负罪,并加表面上的宠赐。
……
这时,荣国府败势已显,正在岌岌可危之际……南安太妃、北静王妃,向贾母等献策——让探春充当郡主,远嫁藩属。但贾政夫妇难以割舍儿女感情。探春得知后,挺身而出,陈情父母,愿意前往,以保全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