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中的乐器

(2013-08-03 22:11:05)
标签:

神器

古乐

就是

梅亦慢

音色

文化

分类: 红楼文化

《红楼梦》中所涉及的乐器是中国器乐文化长期积淀的体现。据孟凡玉先生统计:《红楼梦》中明确写出来的乐器总计28种,出现209次,吹、拉、弹、打俱全。其中击凑乐器13种,出现95次;吹凑乐器8种,出现50次;弹拨乐器5种,出现62次;拉弦乐器2种,出现2次。

依据出现次数和出现的先后排序,孟凡玉先生将乐器罗列如下:

鼓54次,琴53次,笛21次,箫xiāo 10次,管9次,钟9次,铃8次,笙[shēng]6次,锣6次,梆 [bāng]子6次,板、磬 [qìng]、瑟 [sè]、琵琶各3次,筝2次,云版、铙[náo]、竽[yú]、木鱼、弦索、律管、镛 [yōng]、弦子、提琴、胡笳[jiā]、敔 [yǔ]、铁马(檐铃,悬于檐间的铃,风吹发声)、号筒(古乐器名,也称“吹金”,即铜角的俗称。号筒是藏族吹奏乐器,通体铜制,古代称“角”)各1次。

从上述可见,《红楼梦》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乐器就是鼓、琴、笛、箫。《红楼梦》中出现的乐器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例如“鼓”,在书中以各种游艺形式出现,其次数最多。如第五十四回“击鼓传梅”:

(贾母)便命响鼓。那女先儿们皆是惯的,或紧或慢,或如残漏之滴,或如迸豆之疾,或如惊马之乱驰,或如疾电之光而忽暗。其鼓声慢,传梅亦慢,鼓声疾,传梅亦疾。

这段描写可谓展示了“鼓”的多种乐韵——“残漏之滴”令人轻松惬意;“惊马之乱驰”让人深感气势磅礴;“如疾电之光而忽暗”展示了鼓的音色变化多端。

中国的鼓有着悠久的历史,鼓被尊为八音领袖,无论在征战、祭祖、祭神、婚丧嫁娶等活动中都要使用鼓。所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鼓被视为一种神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