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337
江山也要伟人扶
——袁枚《谒岳王墓》
“江山也要伟人扶”是袁枚的诗《谒岳王墓》中的句子,全诗是: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才觉重西湖。
岳王墓,即岳飞墓,位于杭州市栖霞岭南麓、西湖旁边。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腊月廿九,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狱卒隗顺背着岳飞的遗体逃出临安城,将岳飞葬于北山。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孝宗即位,以礼改葬岳飞于栖霞岭南麓,以后历朝历代都对岳飞墓进行过重修。岳飞墓周围古柏森森,有石栏围护,石栏正面望柱上刻有“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一联。墓门的下边有四个铁铸的人像,反剪双手,面对坟墓而跪,铁铸人像是陷害岳飞的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四人。跪像的背后墓门上有一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前有照壁,上嵌有明朝人洪珠书写的“尽忠报国”四字。墓园照壁前南北两厢各有碑廊,陈列历代的石碑共125块。北廊陈列有岳飞的诗词、奏札、手书、画像碑等,南廊是后人凭吊岳飞墓的诗词、祭文和重修墓的碑记。
袁枚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家乡离岳飞墓不远。有一天,袁枚去拜谒岳飞墓,墓园的厚重文化、岳飞的丰功伟绩、英雄的不幸遭遇、奸臣的卑劣无耻,这些历史风云都呈现在诗人的眼前,诗人禁不住感慨万端,写下了《谒岳王墓》组诗,共15首,“江山也要伟人扶”是第15首中的句子。
首句“江山也要伟人扶”,江山也需要伟大的人物来保卫、守护和管理,才能成为国家的大好河山。大宋的江山被金兵践踏,需要岳飞这样的伟人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扶持国家。
次句“神化丹青即画图”,美丽的自然风光是上天用丹青绘制的画图。“神化丹青”意思是上天用丹青来绘制。江山处处美丽,如果没有伟人扶持,沦陷于侵略者之手,被侵略者践踏,江山也就没有美丽的样子了。
第三、四句“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才觉重西湖”,因为西湖边安葬了“岳飞”“于谦”这样的伟人,人们才更加敬重西湖。于谦,明朝民族英雄,为官清正廉洁,曾经在土木堡之变中力挽狂澜,拯救了大明王朝。岳飞和于谦都官至少保,两人的墓都在西湖边。这两句赋予了“江山也要伟人扶”另一层含义:伟人的墓,也可以为江山增添光彩。
《谒岳王墓》表达了袁枚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看法,表达了对岳飞一类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江山也要伟人扶”道出了伟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历史证明没有伟人出现的时代,一定是混乱不堪、民不聊生的时代。而结束乱世、开创盛世、使国家繁荣昌盛、让人民安居乐业都离不开伟人的擘画和操劳。袁枚的这一观点也体现在他的一首题为《湖上杂诗》的诗中:“凤岭高登演武台,排衙石上大风来。钱王英武康王弱,一样江山两样才。”“钱王”是唐朝末年的吴越王钱镠,他在唐末混乱的局面中占据苏浙一带,形成割据势力。“康王”是宋高宗赵构,他在靖康之变后,逃到临安,偏安一隅,不思进取。“钱王英武康王弱,一样江山两样才”用具体事例证明了伟人与国家兴亡之间的关系。“江山也要伟人扶”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感慨,表达了对岳飞、于谦等伟人的崇敬之情;也是诗人发自内心的呼唤,提醒人们要拥护和爱戴伟大的人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