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2022-11-09 10:10:10)
标签:

文化

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313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是李攀龙的诗《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中的句子,全诗是: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郡城”指济南府,济南府是山东布政使司(简称行省)的驻地,所以称郡城。吴国伦,字明卿,明代文学家,与李攀龙等并称“后七子”。吴国伦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中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后擢兵科给事中。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月,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奏劾严嵩十大罪五奸状,偏信严嵩的世宗皇帝被激怒,将杨继盛处斩。杨继盛被斩次日,吴国伦与王世贞等人为杨继盛“酹酒泣奠”,并“倡仪赙送”,积极募捐,为杨继盛办理丧事,安顿家小,因此惹怒了权势显赫的严嵩父子。严嵩找借口将吴国伦贬为江西按察司知事。吴国伦被贬时,李攀龙正在济南养病。吴国伦赴江西途经济南时,李攀龙写下了《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这首诗为吴国伦送行。

 首句“青枫飒飒雨凄凄”,描写景物,烘托送别的气氛。李攀龙送别吴国伦时正值深秋时节,但作者没有实写枫叶艳丽的红色,而是虚写枫叶暗淡的“青色”,“飒飒”是拟声词,写枫叶在风中发出的声音。写“雨”用“凄凄”二字,将清冷凄凉充分地表现出来。一个句中用两个叠音词,又增添了几分凄楚。

 次句“秋色遥看入楚迷”,写远眺所见之景。首句写的是眼前的实景,这一句写想象的虚景。楚,楚国,江西属古楚国,这里指吴国伦将要去的江西。“迷”字用得极妙,大致说来,“迷”字有三层意思:一写风雨中远望时所见迷蒙的景色;二写吴国伦去往江西的路途遥远;三写吴国伦此去江西前途渺茫,令人担忧。

 第三、四句“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用设问的形式,自问自答。在奸臣当道的黑暗环境之中,谁同情因耿直而被贬、乘坐孤舟前往江西的吴国伦呢?单看这个提问,好像透着无人同情的悲凉,但是下一句“白云相送大江西”一扫悲凉之意,将感情由低沉推向高昂,使全诗的境界豁然开朗。下雨时的云本来是黑色的,但作者不实写乌云,却虚写白云,用亮丽的颜色来衬托吴国伦的人品。“相送大江西”意思是陪伴着吴国伦一直到江西。“白云”是苍天的使者,“白云相送大江西”言外之意是苍天会派使者陪伴着吴国伦,保佑着吴国伦。其中暗含着作者对吴国伦的祝愿之情。

 李攀龙性情疏放,他在《郡斋》一诗中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世路悠悠几知己,风尘落落一狂生。”《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一诗既表现了他与吴国伦惺惺相惜之意,也表现了他清高潇洒的性情。前两句写景烘托了送别的凄凉气氛,后两句却没有淹没在凄凉的气氛之中,而是在感情上由低沉跃为高昂,意境高远,感情激越。“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两句使感情在最强音上戛然而止,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是令人回味的名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