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2022-11-02 10:10:10)
标签:

文化

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306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王守仁《咏良知》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是王守仁的诗《咏良知》中的句子,《咏良知》是组诗,共四首,全诗是: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

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者,他继承了陆九渊强调的“心即是理”的思想,认为“理”全在人“心”,主张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提倡“致良知”。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王守仁认为“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王守仁认为“良知”是人人具有、个个自足、不需要借助外力的内在力量。没有人天生就是恶人,教育的作用,能抵消恶劣环境带给人的消极影响,从而使人发现自己原本内心的光明。据说王守仁任贵州龙场驿丞时,官兵捕获了当地的一个大盗。这个盗贼作案多起,危害极大,但官吏审讯他时,他坚决不认罪,王守仁听说后,要亲自会会这个嚣张的盗贼。那个盗贼对王守仁的“良知”观点略知一二,就对王阳明说:“你不用跟我讲道理,我没有良知。”王阳明说:“我不跟你讲道理,但我想看看你到底有没有良知。今天天气热,我们把外衣脱了,凉快凉快再谈吧!盗贼看王守仁把外衣脱了,自己也把外衣脱了,顿时感到凉快了一些。王守仁说:“还是有点儿热,我们把裤子也脱了吧。”说着就脱下了裤子。盗贼也把裤子脱了。王守仁看着光着膀子的盗贼,说:“你把内裤也脱了吧。”盗贼说:“你怎么不脱?”王守仁说:“我有良知,我知道羞耻。”盗贼低下了头。王守仁说:“你也有羞耻感。这就是你的良知。”盗贼痛哭起来,交待了自己的罪行。

 《咏良知》是王守仁宣传哲学思想的一组诗,实事求是地说,这组诗作为诗的成就并不高,但对于了解王守仁“致良知”的哲学思想却是很有意义的。

 《其一》的意思是每个人心中都有圣意,只是自己没有看见,现在我告诉你们真相,这个圣意就是良知。

 《其二》的意思是人们整天忙忙碌碌的,为一些不值得烦恼的事情而奔波,不要认为没有办法打开圣人的大门,“良知”这两个字就是打开圣人大门的口诀。

 《其三》的意思是说“良知”就是每一个人的定盘针,这个定盘针就在人的心中,可笑的是人们总是在外界寻找,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

 《其四》的意思是说“良知”是没有声息、没有气味的,但“良知”是奠定乾坤的根基,有些人偏偏丢掉了自己内心的宝藏,像一个乞丐一样拿着饭钵沿门乞讨。

 四首诗都紧紧围绕“良知”,依次写了有“良知”自己却不知道、不知道自己有“良知”而忙碌烦恼、不识心中的“良知”而舍本逐末、丢掉了“良知”而到处乞讨,将“致良知”的哲学思想讲得清清楚楚。“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将“良知”比作“自家无穷无尽的宝藏”,将不能发现自己的“良知”而陷入贫困之中的境况比作“拿着饭钵挨家挨户乞讨”,生动地表现了不致良知的严重后果。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虽然是王守仁用来宣传“致良知”这一哲学思想的诗句,却也揭示了一种现象,就是一些人不能发现自身的优点,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却将自己的某些品质用在错误的地方,陷入贫困之中甚至走向堕落,可以说那些误入歧途走向犯罪的人都是“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的人,这两句诗是具有普遍教育意义和警示意义的名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