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279
丹林黄叶斜阳外,绝胜春山暮雨时。
——杜耒《秋晚》
“丹林黄叶斜阳外,绝胜春日暮雨时”是杜耒的诗《秋晚》中的句子,全诗是:
获稻已空霜未落,秋风虽老雁犹迟。
丹林黄叶斜阳外,绝胜春山暮雨时。
杜耒,南宋诗人,生平不详。曾经做过主簿一类的小官,宋理宗宝庆三年(1225)死于兵乱。杜耒的作品为人熟知的是《寒夜》一诗: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寒夜》一诗,首句写寒夜客人到来,主人以茶当酒热情招待客人;次句写炉火正旺、炉子上的水正在沸腾,用景物描写衬托客人到来时主人喜悦的心情和待客的热情;第三、四句写室外的景色,巧妙地表现了月光和梅花相得益彰的效果:没有梅花,月光就是平常的月光;有了梅花,月光里就有了梅花的香味,就成了有香味的月光,与平常的月光当然是不同的。梅花呢,也因为有了月光而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如果没有月光,就只能隐没于黑暗之中。月光与梅花,二者相得益彰。
《秋晚》这首诗虽然不如《寒夜》的名气大,却是一首极好的写景诗,语言和手法都值得称道。
首句“获稻已空霜未落”,水稻已经收割完了,天气还不是很冷,地上还见不到白霜。
次句“秋风虽老雁犹迟”,秋风已经吹了很长时间了,但大雁还没有开始往南飞。“秋风虽老”照应首句中的“获稻已空”,“雁犹迟”照应首句中的“霜未落”。且次句与首句对仗工整,用词精妙,其中首句中的“已”和“未”都是表示时间的副词,构成了句内的字与字相对,次句中的“老”和“迟”都是形容词,也构成了句内的字与字相对。“老”字还将秋风拟人化,收到了生动的效果。
第三、四句“丹林黄叶斜阳外,绝胜春山暮雨时”,运用对比手法,极力赞美秋天傍晚的景色美。前一句选取三个典型的景物:红色的枫叶、变黄的树叶、落日的余辉,并将三个景物组合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然后将这组美丽的图画和“春山暮雨”进行对比,用“绝胜”一词强调秋天傍晚的美远远超过春山暮雨时。
从诗意上来看,“丹林黄叶斜阳外,绝胜春山暮雨时”借鉴了刘禹锡《秋词》中“我言秋日胜春朝”,但比刘禹锡的诗句更为具体。从字词上来看,这两句又借鉴了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绝胜烟柳满皇都”,但韩愈的诗句是将早春与暮春的景色对比,杜耒的诗句虽然脱胎于韩愈的诗句,却有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效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