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278
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史达祖《双双燕·咏燕》
“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是史达祖的词《双双燕·咏燕》中的句子,全词是: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双双燕,史达祖创制的词牌,《双双燕·咏燕》一词为该词牌的正体。
上阕写春天刚从南方归来的燕子重回旧巢的场景。“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小燕子穿过帘幕,飞到旧巢,看见巢上落满了冷冷的灰尘。春社,春天的社日,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一般在阴历二月初、阳历三月下旬,此时是早春时节,小燕子刚从南方飞回来。“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小燕子飞过去,想住在旧巢里。差池,燕子一先一后飞行时尾巴张开的样子。《诗经·邶风·燕燕》中有诗句:“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回头看看雕梁藻井,两只小燕子又商量起来。雕梁藻井,指室内装饰精美的屋顶。“软语”形容小燕子的声音柔软动听。“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小燕子从开着花的枝头上飞过,尾巴划开了红色的花影。
下阕写小燕子衔泥筑巢、欢快翻飞、安适地栖息。“芳径,芹泥雨润。”开满鲜花的小路边,雨后的泥土湿润,正是小燕子筑巢的好材料。“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小燕子的飞行本领极高,可以贴近地面快速地飞行。词人把小燕子贴着地面飞行,看作是小燕子在比赛飞行的本领。“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这是对小燕子一天飞行的总结,因为贪玩而晚归,因为晚归而看足了绿柳红花。“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写忙碌了一天的小燕子安适地睡在巢里,忘了别人托自己捎给主人的信。这一句实现了由燕到人的过渡,自然地引出“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翠黛双蛾,代指女子。因为小燕子忘了把捎的音信告诉女子,导致女子天天愁眉苦脸地独自站在栏杆边。结尾两句写思妇,看似偏离了燕子,其实是用思妇的愁苦反衬燕子的快乐。
《双双燕·咏燕》是史达祖的代表作品,是一首很精美的咏物词。全词虽然没有一字提及“燕”,但又没有一句不是在写“燕”。史达祖所依附的韩侂胄是极力主张抗金的,如果将这首词和史达祖所处的时代结合起来,把词中的一些句子,如“柳昏花暝”“栖香正稳”等,理解为反映了南宋腐朽的一面,也不算太牵强。全词语言精美,描写细致。与史达祖同时代而稍长的张炎十分赞赏史达祖的咏物词,称《双双燕·咏燕》“皆全章精粹,所咏瞭然在目,且不留滞于物”。明代文学家毛晋说:“余幼读《双双燕》词,便心醉梅溪。”清初文学家王士禛也说:“仆每读史邦卿咏燕词……以为咏物至此人,巧极天工矣。”可见这首词深受人们的喜爱。
《双双燕·咏燕》是一首整体完美的词作,每一组句子都很有趣味。其中“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两句写小燕子低飞的特点,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勾画出小燕子可爱的形象,品读这组句子,人们的眼前往往会出现小燕子轻快的身影,心中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