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022-09-30 10:10:10)
标签:

文化

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273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姜夔的词《扬州慢·淮左名都》中的句子,全词是: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词牌名,姜夔创制。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为正体。《扬州慢》这首词的前面有一段序言: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姜夔的词前常有小序,小序往往交代写作的缘由和写作的背景。这首词的小序明确地交代了写作时间、地点、原因、内容和主旨。从这段序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姜夔路过扬州,目睹被金兵洗劫后的扬州城一片萧条的景象,追忆扬州昔日的繁华,感慨眼前的荒凉,于是自创词牌,写下了这首词。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像《诗经·黍离》一样表达了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悲伤感情。

 上阕写路过扬州和在扬州目睹的破败景象。“淮左名都”指扬州。宋朝设有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扬州是淮南东路的府治,所以称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也是指扬州。杜牧有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所以用“竹西”代指扬州。“解鞍少住初程”,交代自己路过扬州,临时停歇。“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还是指扬州,杜牧有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昔日繁华的扬州,现在都长满了青青的荠菜和野生的麦。“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金兵先后两次洗劫扬州,给扬州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从此以后,连荒废的台池和残存的乔木,都痛恨谈论战争。“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天色渐渐暗了,寒风中传来凄清的号角声,声音回荡在空荡荡的扬州城。

 下阕设想杜牧此时来到扬州的情景,抒发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悲伤之情。杜牧才华横溢,曾经写下许多关于扬州的诗作,如果现在到扬州的话,也会感到震惊。即使文笔再好,也难以写出深情的诗句。当年的二十桥还在,桥下水波荡漾,清冷的月光无声地照在水面上。可是桥边的红芍药一年一年地开放,还有谁来欣赏呢。下阕巧用杜牧的诗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化用杜牧诗意入词,借杜牧诗句再现当年扬州繁华的景象,同时表现了杜牧的“俊赏”,还于虚拟情境中表达了悲伤之情。

 《扬州慢·淮左名都》一词是姜夔的代表作品,整首词空灵悲凉,如同一件完美的艺术品。结尾两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先用一个“念”字引出内心的哀伤,然后选取“桥边红药”这一典型意象进行哀叹,让人陷入沉痛的哀思之中,是引人深思的名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