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275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
“高柳垂阴
,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是姜夔的词《念奴娇·闹红一舸》中的句子,全词是: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这是一首咏荷词,词前有序:
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从序中可以了解到姜夔写这首词的背景:姜夔早年曾经客居武陵(今湖南常德),武陵这个地方有荷花,姜夔经常和朋友一起泛舟赏荷饮酒。在秋天水落的时候,和朋友坐在高大的荷叶下面。后来离开武陵,来到吴兴(今浙江湖州),多次和朋友泛舟湖中赏荷,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上阕描写荷花、荷叶的美丽形象。“闹红一舸”,写大船穿行在荷叶中间,荷花随着水波而晃动起来。“红”指荷花,“舸”是大船。“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宕开一笔,写来时曾经见过的情景:鸳鸯成双,自己和鸳鸯结伴而游。“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众多的湖中还没有游人,只见荷花、荷叶在风中摇曳。“三十六陂”是地名,这里用来指湖多。“人未到”指还没有游人。“水佩风裳”意思是荷花、荷叶以水为佩带、以风为裙裳。“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风从翠绿的荷叶上吹过,带着丝丝凉意;荷花粉红的花瓣,好像醉酒的容颜;荷花、荷叶旁边的茭白上,洒满了雨珠。这些美丽的景象,引发人的诗情,于是“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荷叶、荷花在风中轻轻晃动的美丽形象,都被人写进了诗词中。
下阕表达对荷花、荷叶的喜爱和留恋之情。“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太阳落下去了,荷叶青青的伞盖亭亭玉立,荷花随着光线的暗淡而隐去美丽的形象。荷花啊,你怎么忍心离开呢?“青盖”是青翠的伞盖。“亭亭”是高耸的样子。“情人”指荷花。“凌波”形容女子脚步轻盈。“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担心荷花的花瓣会随着天气变凉而凋落,这种景象是令人发愁的。这是想象秋天到来荷花凋落的景象。“舞衣”指荷花的花瓣。“西风”是秋风。“南浦”在诗词中指水边送别的地方。“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回到现实,珍惜当下。高高的柳树垂下浓阴,鱼浮到水面咬水形成小小的波浪,这一切都使我不忍离去,想住在荷花中间。“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在大片的荷叶中,我几次到了岸边,还是不想离去。
同样是咏荷花的词,近代学者王国维盛称周邦彦《青玉案》中的句子“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轻圆,一一风荷举”,说“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而“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其实姜夔的《念奴娇》写荷的妙处正在于隔雾看花的朦胧。词中的荷花不是单纯的植物,而是人的形象,所以写得似荷非荷,所抒之情也不是人对植物的感情,而是人与人的感情。从这个角度来讲,姜夔的《念奴娇》和周邦彦的《苏幕遮》是各得其妙。词中“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虽然不是直接写荷,却与荷一起构成了美好的意境,扩大了词的境界。“高柳垂阴”写景细致准确,若是矮柳,则树阴到不了水面上。“老鱼吹浪”一句中的“老”和“吹”字尤其耐人寻味,是值得细品、妙不可言的名句。姜夔在《惜红衣》词中有“鱼浪吹香”的句子,可见这种情景是姜夔喜爱的,而描写这种情景是姜夔得意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