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283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蒋捷的词《一剪梅·舟过吴江》中的句子,全词是: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南宋词人。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灭亡后,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其气节被当时的人所敬重。蒋捷长于填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蒋捷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造语奇巧。
一剪梅,词牌名。舟过吴江,是词题。根据词题可以推测这首词是蒋捷乘船经过吴江县时有感而作。
上阕写旅途所见。起笔“一片春愁待酒浇”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使整首词笼罩在愁苦之中。接着撇开“春愁”,用白描的手法写乘船在江上所见之景:“江上舟摇,楼上帘招。”“江上舟摇”写江上的小船。“楼上帘招”写岸边楼上的帘子像人一样在向船上的人招手。
“秋娘渡与泰娘桥”是两个地点。“秋娘”是唐代歌妓常用的名字,“秋娘渡”就是吴江渡。“泰娘桥”所指不详,可能是词人填词需要而杜撰的。有些版本将“泰娘桥”写作“泰娘娇”,也能说得通。“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描写天气,是景物描写,衬托了首句中的“春愁”。至此,看似松散的上阕就浑然一体了。
下阕写思乡之情。“何日归家洗客袍?”用提出问题的形式表达思乡之情。“何日”意思是什么时候,提出这个问题的背景一般都是盼望已久却没有实现,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洗客袍”则表现出词人对漂泊生活的厌倦之情。“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这是词人在家时温馨的生活,也是词人想象回到家中的情景: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香。回忆和想象叠加在一起,将“归家”的强烈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先直抒胸臆,感慨时光流逝,然后用物候现象具体表现时光的流逝。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表达思乡之情。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三句非常精妙。不说“时光”,说“流光”,表现了时光流逝的特点。不说时光易逝,说“容易把人抛”,表现了人的被动与无奈。“红”是樱桃成熟的标志,这里还是使动用法,意为“使樱桃红了”;“绿”是芭蕉旺盛的表现,也是使动用法,意为“使芭蕉绿了”。这些都体现了时光的力量。“红樱桃”与“绿芭蕉”搭配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组句子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融于物候现象之中,含蓄地表达出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蒋捷因此而得名“樱桃进士”,可见当时人们对这组句子的喜爱程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