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244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是陆游的诗《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中的句子,全诗是:
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
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
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
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
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
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
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
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陆游在严州任上将自己多年来所写的诗进行整理,编成《剑南诗稿》。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陆游闲居家乡山阴,九月一日夜读自编的《剑南诗稿》,想到自己18岁开始写诗,50年来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歌,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这首诗是陆游对自己创作历程的总结,也是陆游创作的心得体会,可以看作是一篇诗论。
根据诗的内容,可以把这首诗分为三节。
第一节是前四句,写自己四十八岁到南郑任职以前的诗歌创作,其特点是幼稚、模仿,主要是学习别人写诗的技巧,有点名气也是令人惭愧的虚名。
第二节是中间的十二句,写自己在南郑的经历和自己在生活中悟出写诗的真谛。这一节可以分为两层,前八句为一层,写自己在南郑的生活经历。后四句为一层,写自己在生活中悟出写诗的真谛。“三昧”是佛教语,指诀窍。“诗家三昧”就是作诗的诀窍。“屈贾”是屈原和贾谊。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贾谊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二人都在文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屈贾在眼元历历”,意思是说屈原、贾谊写诗作文的诀窍清清楚楚地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第三节是最后四句,感叹自己的经验未必被他人理解,希望自己的作品和创作体会能够传承下去。“广陵散”是三国时魏国的嵇康得异人传授的乐曲,后来嵇康被司马昭杀害,临刑时索要琴来弹奏此曲,弹完叹息道:“广陵散从兹绝矣!”后世因称技艺失传为“广陵散绝”。陆游用这一典故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作品和自己的创作体会能被别人理解、接受而传承下去。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是歌行体,不讲究格律,行文比较自然。陆游用诗的形式概述了自己一生学诗、写诗、悟诗的体会,阐明了生活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其中“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是这首诗的诗眼。“天机云锦”,神话传说中织女织成的有彩纹的锦缎,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的祀歌中用“天孙为织云锦裳”比喻韩愈的文采。陆游用“天机云锦”比喻生活中可以用来写作的素材。“刀尺”比喻简单的标准和规律。这两句的意思是:如何运用生活中那些可以写作的素材,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完全取决于我的灵感和巧妙的心思。陆游用这一体会印证了自己“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观点,也是陆游“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的具体表现,与兵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界相吻合,是妙不可言的名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