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239
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陆游的《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是陆游的词《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中的句子,全词是: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汉宫春,词牌名。“初自南郑来成都作”是词题。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王炎任川陕宣抚使,驻军南郑,召陆游为干办公事,陆游前往南郑,在南郑幕府任职。陆游到任后,常到骆谷口、仙人原、定军山等前方据点和战略要塞,并到大散关巡逻。乾道八年(1172)冬,王炎被朝廷召回临安,幕府解散,陆游被任命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从南郑入川,到达成都。据词题和词中所写的元夕观灯、花时游乐等内容推断,陆游这首词大概作于乾道九年(1173)的春天。
上阕回忆在南郑时期的军旅生活,表现出高涨的报国热情。“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因词句和格律的需要而将总领词“忆”字置于中间。写在南郑时随军士训练和演习的情景,充满了豪气。“羽箭雕弓”是随身携带的兵器,“呼鹰”是打猎时指挥雄鹰扑向猎物。“古垒”是军营。“截虎”是围猎老虎,这里代指军事演习。“平川”是宽阔的平地,是军队演习的地方。“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写傍晚时演习结束后回到军营。“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写自己在南郑幕府里写诗作文。陆游在南郑幕府期间,王炎委托陆游草拟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陆游作《平戎策》,表现出诗人的豪情和武将的韬略,受到人们的赞许。
下阕质疑南来成都一事,表现出不肯屈服命运的抗争精神。“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就自己被任命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而南来成都一事提出疑问:为什么又要让我南来成都?难道是让我看重阳节的药市、元夕的灯山吗?“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写自己在繁花盛开的时节也到万人游乐的地方去跟着游乐。“欹帽垂鞭”写自己游乐时慵懒的形象:歪戴着帽子,提着马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听到歌声和喝酒的时候,没有快乐的表现,反而是“时时流涕”。“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原来心中还在想着报国之事。陆游一心报国,在南郑时提出的战略主张,却遭到朝廷的否定,陆游也被派往成都担任闲职,但陆游并没有屈服,更没有沉沦,而是坚决地抗争。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是陆游的代表作品,集中体现了陆游的爱国思想,也体现了陆游词作方面的成就。上阕充满豪情,下阕充满愤慨。整首词感情充沛,语言铿锵有力,通篇洋溢着爱国激情,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芒。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陆游在精心谋事而事不成之后,并没有认命,而是发出了“功名不信由天”的呐喊。这是对投降派的控诉,是对命运的抗争,更是在国运衰落时“须把乾坤力挽回”的挺身而出。“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这组词句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具有永恒的积极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