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022-08-13 10:10:10)
标签:

文化

225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李清照的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句子,全词是: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词牌名,又名“九日”。北宋毛滂的词中有“人在翠阴中”和“劝君对客杯须覆”等句,后人据词句的意思取作调名“醉花阴”。李清照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该词牌的正体。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属于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比自己大三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赵明诚便“负笈远游”。在寂寞的深闺中,李清照深深地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崇宁二年(1103)的重阳节,正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时候,李清照写了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寄给赵明诚。

 上阕写独居的寂寞凄清。“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写天气状况,这是令人情绪低落的天气。“永昼”,意为漫长的白天。重阳节在农历的九月初九,此时已是深秋时节,昼夜的特点是昼短夜长,但词人却说“永昼”,并且为“永昼”而愁,其实这是词人的心理在作怪,她独居深闺之中,寂寞冷清,所以嫌白天时间长。“瑞脑销金兽”,写室内香炉里的瑞脑香在慢慢地燃烧。这是写词人所见之景,瑞脑香的燃烧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词人写这一景象,也表现了寂寞无聊的心情。“佳节又重阳”,这个句子中的“又”字告诉我们,词人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孤独地过节了。“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写独居时感受到夜里的凉意。“玉枕纱厨”,这是豪华的生活条件,“半夜凉初透”与豪华的生活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到更加凄凉。“凉初透”就是“凉透”,“初”是一个衬字。“凉透”是说从外到内都是凉的,外在的凉是身体冷,内在的凉是心冷。前者是生活缺乏温暖,后者是感情没有寄托。

 下阕写人物把酒赏菊的活动,刻画人物因愁苦而消瘦的形象。“东篱把酒黄昏后”,“东篱”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句的意境,表现词人的高雅情趣。“东篱把酒黄昏后”意为喝酒、采菊到很晚的时候,此时的主要活动是游玩,不是喝酒。“有暗香盈袖”化用《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暗香”本来指梅花的香气,这里指菊花的香气。“盈袖”意思是满袖,暗示自己将菊花握在手中,花香浸染了衣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莫道”意思是不要说。“销魂”意思是因悲伤愁苦而无精打采。因为游玩时兴致很高,再加上喝酒助兴,好像丝毫没有悲伤愁苦,其实这只是短暂的快乐,而长期以来,人因为愁苦而消瘦。“帘卷西风”字面上的意思是帘子被西风卷动。结合前面的词句,将“帘卷西风”理解为帘子被西风卷动是令人费解的,“帘卷西风”可能是词人把自己比作被西风吹卷的门帘,和“人比黄花瘦”一起形象地写出自己的消瘦单薄。

 李清照的这首词最突出的特点是全词皆“有我”,从“薄雾浓云”的天气到香炉里燃烧的“瑞脑”,从室内的“玉枕纱厨”到室外的东篱黄花,全都涂上“我”愁苦的感情色彩。“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承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指出短暂快乐背后的长久悲愁,然后用比喻和对比,刻画出一个因愁苦而消瘦的形象,快乐背后的愁苦、西风中单薄的形象、清冷秋天的黄花,共同创造出一个孤独、凄清的境界,表达了词人典型的情绪,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关于“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组句子,还有一个传为美谈的故事。据说李清照托人把这首词捎给了在外的丈夫赵明诚,赵明诚赞叹不己,自愧不如,但又不甘心,想写一首胜过妻子的词,于是闭门谢客,三天三夜,写了五十多首词,然后把自己的作品和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混在一起,给友人陆德夫看,陆德夫读后说“只有三句绝佳”,赵明诚赶紧问是哪三句,陆德夫说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可以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鹤立鸡群的名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