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韶华不为少年留

(2022-07-25 10:10:10)
标签:

文化

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206

韶华不为少年留

——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韶华不为少年留”是秦观的词《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里的句子,全词是: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这首词是秦观早期的作品,婉约的风格十分明显。内容是写暮春时节的离愁别恨,时间是飞花落絮的暮春,事件是追忆离别和别后相思,都是婉约词中的典型意象。

 上阕追忆初春离别的情景。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表面上纯粹写景,实则暗含深意。“柳”是唐宋时期送别时常见的意象,用来表达挽留之意和惜别之情。“弄春柔”的“弄”是有意摆出娇媚的姿态,“春柔”意思是春天的温柔。杨柳摆出娇媚的姿态,尽显春天的温柔。词人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借杨柳写送别的女子,刻画出一个千娇百媚、柔情万种的多情者形象。“动离忧,泪难收”,将一个娇媚的形象瞬间转化为一个泪人儿。可见感情之真和感情之纯。“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写当时男子被女子的伤心所打动而短暂停留的情景。“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但现在却看不见那个人,只有水还像当时那样流着。

 下阕写别后的相思。“韶华不为少年留”,承接上阕表达感慨,同时引出下片的离恨。“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无穷无尽的离愁困扰着女子,于是登楼排遣愁苦,但登楼看到的却是飞絮落花。飘飞的柳絮使人的愁绪也随之飞扬起来,飘落的花瓣让人想到自己消逝的青春,结果自然是更加伤感,于是眼中的江水都成了相思的泪水:“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春江,就是春天的江水。春天雨水增多,江水上涨。在离人的眼中,满江的春水就是满江的泪水,而满江的泪水就是满江的愁苦。无形而又无穷无尽的愁苦化作一江春水,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与李煜的《虞美人》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相似之处。秦观显然是借鉴了李煜的词句。秦观的词句“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虽然没有超越李煜的词句,但在表现人的愁苦方面却取得了相同的效果,都把愁苦写到了极致。

 这首词结构严谨,布局缜密。上下阕互相印证,下阕的“飞絮落花”照应上阕的“杨柳弄春柔”;下阕的“登楼”照应上阕的“动离忧”;下阕的“春江都是泪”照应上阕的“泪难收”。

 “韶华不为少年留”一句在词中形式上只是一个过渡句,但在内容上却总摄全词。表面上是女子哀叹青春随时光而流逝,实质上却揭示了一个真理,那就是时光不停的流逝,不因为任何人、任何事而稍作停留。《论语》中孔子面对滚滚流逝的河水,感叹时光的流逝,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韶华不为少年留”也是秦观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于是,人们把这个句子从词中抽出来,用来提醒大家珍惜时光。这个句子因此而成为警示人们珍惜时光的名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