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186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是苏轼的词《西江月·顷在黄州》中的句子,全词是: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这首词前有一个序: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数语桥柱上。
这个序基本上把苏轼写这首词的背景交代清楚了:苏轼被贬到黄州时,在一个春天的夜晚,行走在蕲水旁边,经过一处酒家,于是到酒家喝酒,结果喝醉了。有酒必喝,一喝就要喝醉。这也是苏轼在生活中豪放的表现。喝醉后乘着月光回去,走到一条小溪的桥边。苏轼大概是觉得酒劲上来了,于是下马解鞍,就地躺下,弯曲着胳膊当枕头,稍微休息一下。结果一睡就睡着了,醒来时天已经亮了,抬头看看,四周的山头好像攒拥在一起,还在微微地晃动,旁边小溪里的流水发出清脆的声音,苏轼一时心生怀疑,觉得如此美丽的地方简直不是人间而是天堂,于是在桥柱上写下了这首词。
上阕写月光下的景物和马骄人醉的状态。“照野弥弥浅浪”,写月光照在大地上,朦胧中起伏的地面好像细小的波浪。“横空隐隐层霄”,写月光中淡淡的云层使天空显得格外高远。“障泥未解玉骢骄”,写马还处于精力充沛的状态。“障泥”是马鞍的一部分,在马鞍的前部,用来挡住扬起的泥土。这里指马鞍。玉骢,是骏马。骄,指马的精力充沛、状态良好。“我欲醉眠芳草”,写作者酒醉欲就地而眠。
下阕写醉眠的原因和醒来时天已经亮了。“可惜一溪风月,莫都踏碎琼瑶。”小溪中的清风明月是多么可爱啊,不要让马踏碎了月光下美玉一样的溪水。这是作者为自己醉酒随地而眠找一个美丽的借口。“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解下马鞍当作枕头,歪斜地躺在绿杨桥上,听见杜鹃的叫声时,天已经亮了。
这首词虽然是苏轼一时兴起而作,但写景优美,叙事完整,是苏轼真性情的自然流露。上阕落笔于天地之间,取景宏阔,然后将马的亢奋与人的醉态进行对比,似有深意。下阕写怜爱一溪风月,为自己醉卧找一个美丽的借口,最后在杜宇声中醒来,得到的是一个“春晓”。春天是一年之始,早晨是一日之端,都是全新的开始。“杜宇一声春晓”表现了苏轼的超脱和旷达,与“雄鸡一声天下白”的意境相似,将人带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前一句直接流露怜爱之情,后一句将月光下的溪水比作美玉,将对美景的怜爱之情具体化,是抒情与写景融合得恰到好处的名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