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185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是苏轼的词《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中的句子,全词是: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鹧鸪天,词牌名,调名取自唐代诗人郑嵎的诗句“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鹧鸪,鸟名,叫声凄凉,有人将其叫声解释为“行不得也哥哥”。“鹧鸪天”词牌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桐”“剪朝霞”等。“鹧鸪天”词牌形式上除第五句为两个三字句外,其余七句均为七字句,与七律相近,但较七律更为自由。宋代很多词人,如晏几道、黄庭坚、贺铸、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词牌为“鹧鸪天”的作品。
苏轼的这首《鹧鸪天》是写景抒情的佳作。
上阕侧重写景。“林断山明竹隐墙”,写远望和近看所见,远处树林断开的地方,露出来的是山,近处墙外的竹子被墙遮挡着。“乱蝉衰草小池塘”,承接前一句,写近处的景物。“乱蝉”是从听觉的角度写蝉鸣。“衰草”从感觉的角度写草的零乱。“小池塘”着一“小”字,将“池塘”和“乱蝉”“衰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结合前一句“竹隐墙”,还可以将“小”理解为使动用法,即蝉的叫声从对面传过来、草长满了池塘的周围,使池塘变小了。“乱蝉”“衰草”“池塘”,三种景物并置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翻空白鸟时时见”,写远望空中之景。一个“翻”字将鸟在空中飞舞的姿态表现了出来。“白”字写鸟的颜色,既交代了“时时见”的原因,又用“白鸟”点缀了天空。“照水红蕖细细香”,写小池塘里的荷花,“照水”一词用得巧妙,荷花以水为镜,对镜自照,将亭亭玉立于水中的荷花刻画成一个美人形象。“细细”写荷花的香气,既写出了荷花香气极淡的特点,又写出荷花的含蓄美。
下阕写人物的活动和感受。“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交代地点和人物的活动。“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写雨后天气凉爽。其中“殷勤”二字意为雨下得及时、下得正好。“浮生”即人生,因人生让人感到空虚不实,所以称人生为浮生。李白在他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其中“浮生若梦”就是说“人生如梦”。这是许多文人常常用来感慨人生的词语。
苏轼的这首《鹧鸪天》融写景、叙事和抒情为一体,写景细致入微,叙事简明扼要,抒情淡而悠长。虽然在苏轼的众多作品中,算不上名篇,但词中“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两句用词恰当,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意境优美,于写景之中透着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堪称名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