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江水暖鸭先知

(2022-06-25 10:10:10)
标签:

文化

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176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晚景>》中的句子,全诗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画的作者惠崇,画的名字是《春江晚景》。惠崇是宋代的僧人,擅长诗、画。作为诗人,惠崇的五律写得最好,多写自然小景,全用白描手法,受到欧阳修的称赞;作为画家,惠崇“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春江晚景》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这首诗题写在“鸭戏图”上。

 惠崇的画作流传至今的不多,我们已无从见到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但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推测到画面的内容:大江边有一片竹林,竹林边有一棵桃树,桃树上开着桃花,江水中有鸭子在游动。江岸上长满了蒌蒿,刚刚长出的芦芽还很短。诗中写了“河豚”,但画面上是没有河豚的,河豚是一种鱼,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河豚生活在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正是河豚欲上时”意为正是河豚逆流而上回游到这里的时候。这是苏轼想象的内容。苏轼是个美食家,不知道苏轼写河豚是不是因为河豚肉味鲜美,但苏轼想象河豚逆流而上的情景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则是可以肯定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到来,江水水温上升,鸭子最先感受到。为什么鸭子最先感受到水温的变化呢?因为鸭子置身水中。如果我们把水温的变化转化为事情的发展状态,那么“鸭子”就是最先了解事情发展状态的人。这个最先了解事情发展状态的人一定是工作在一线的人。反过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最先了解情况,必须深入到工作实践中去。这就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包含的哲理,而懂得这个道理、遵循这一规律的人往往是同行中的佼佼者。

 比苏轼晚约一百年的诗学者张栻有一首题为《立春偶成》的诗: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诗中“春到人间草木知”应该受到了苏轼诗句的影响,虽然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春到人间草木知”不如“春江不暖鸭先知”活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