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022-06-26 10:10:10)
标签:

文化

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177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句子,全诗是: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根据这首诗的标题,可以推测到苏轼写这首诗的背景是乘船在湖上游玩,一边游玩一边喝酒,天气刚刚放晴,随后又下起了小雨。苏轼先是被晴天时湖面的水光所吸引,随后又被雨中的山色所迷住。湖光山色的美让苏轼觉得妙不可言,于是将自然中的美景比作古今人们共同认可的美女西施:我想把西湖比作西施,就像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美一样,西湖无论是晴天之下的湖光,还是雨中的山色,也都很美。“西湖”和“西子”共有一个“西”字,好像是同一个姓氏;西子是春秋时期越国人,西湖在春秋时期的越国,又好像是同乡。将“西湖”比作“西子”,巧妙地将美景与美人联系起来,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浑然天成。单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运用的手法和表达效果,就足以让读者心动神摇。仅凭这一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可以跻身名句行列,何况这两句中还包含着哲理呢。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句包含的哲理,我们先讲一讲东施效颦的故事。相传西施的邻居中有一个东施,——这显然是人们杜撰出来的。东施长得很丑,但自古以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东施也想让自己漂亮,也想得到人们的称赞,怎么办?向美人学习。于是她观察西施,发现西施经常捧着心口,皱着眉头。于是她就学着西施的样子,也捧着心口,皱着眉头。她本来就丑,这样一来,就更难看了。西施“捧着心口,皱着眉头”本来是因为心口疼,是一种病态,但西施很美,她“捧着心口,皱着眉头”的样子与西施的美结合起来,成为平时不常见的娇柔之美,更加动人了。而东施呢,她本来就难看,“捧着心口,皱着眉头”和她的丑结合起来,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有一句俗话是“丑人多作怪”,其实美人“作”的并不比丑人少,只是美人怎么“作”都让人觉得美,而丑人本来就不招人待见,“作”起来更加令人作呕,所以才让人有了“丑人多作怪”的感觉。

 有了“东施效颦”的故事作铺垫,我们再来分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包含的哲理。“西子”之所以“淡妆浓抹总相宜”,是因为西子本来就美,她有美好的形象,有美好的品质。由此可见,一个人本身的好(包括形象和品质)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学习别人,一定要学习别人优秀的本质,而不是学习别人怪异的外表,否则,就是东施效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