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163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欧阳修《画眉》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是欧阳修的诗《画眉》中的句子,全诗是: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欧阳修,字永叔,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幼年丧父,母亲郑氏只得带着欧阳修投奔欧阳修的叔叔。叔叔家也不是很富裕,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给了欧阳修良好的启蒙教育,母亲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写字,留下了“芦荻教子”的佳话。
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和天圣四年(1026),欧阳修两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意外落榜。天圣八年(1030),欧阳修中进士,位列第十四名。据时任主考官的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的领袖,提倡平实文风,对北宋文风的转变有很大的影响。欧阳修任主考官期间,发现并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才。欧阳修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诗歌不是欧阳修的主要成就。
《画眉》是一首咏物诗,借养在笼子里的画眉鸟来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关于画眉鸟名字的由来,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春秋时期,辅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的范蠡为了避祸,带着西施隐居起来。每天清晨,西施都要到一座石桥上,把水当作镜子,对着画眉。每当西施画眉的时候,就有一群小鸟飞过来,这些小鸟学着西施的样子,结对儿用嘴啄对方的眉毛,居然也画出眉来。于是人们把这种鸟叫画眉。这个故事显然是后人杜撰的。不过,画眉得名的原因确实是因为这种鸟的眼睛周围有一个圆圈,好像画上去的一样。
《画眉》一诗的前两句“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写画眉鸟在山林里自由自在的生活。首句写画眉鸟的叫声,“百啭千声”既写出了画眉鸟叫声动听,又写出了画眉鸟善鸣的特点。“随意移”表现了画眉鸟鸣叫的技艺高超。后两句“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写养在笼子里的画眉。以画眉的身份和口气,写失去自由后的失落与痛苦,表现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始知”一词有后悔莫及之意。“锁”字写出了画眉受到的束缚之紧。“金笼”指优越的生活条件。“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运用对比手法。“金笼”和“山林”形成对比:“金笼”指优越的生活条件,“山林”指简陋的生活环境。“锁”和“自在”形成对比:“锁”使画眉失去了自由,“自在”是画眉处于自由之中。“听”和“啼”形成对比:“听”是画眉鸟受人驱使而叫给人听,“啼”是画眉鸟自由自在地鸣叫。两个句子,三组对比,表现了自由的可贵,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和追求。
自由的可贵,只有在失去自由的时候才体会得最深刻,但失去自由时的体会总是伴着痛苦和悔恨的,因此人们最好的做法就是在拥有自由时珍惜自由。欧阳修的《画眉》一诗就是警示人们珍惜拥有的自由,其中“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由啼”两句更是具有震撼力的名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