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143
谁道无心便容与?亦同翻覆小人心。
——王禹偁《春居杂兴(其二)》
“谁道无心便容与,亦同翻覆小人心”是王禹偁的诗《春居杂兴(其二)》中的句子,全诗是:
春云如兽复如禽,日照风吹浅又深。
谁道无心便容与?亦同翻覆小人心。
首句“春云如兽复如禽”,用比喻的手法写春天天空中的云,喻体是“兽”和“禽”,这个喻体选得很特别。杜甫在《可叹诗》中有“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之句,将“天上浮云”比作“白衣”“苍狗”,留下了成语“白云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但自古以来用“禽兽”来比喻白云,还是十分罕见的。王禹偁为什么要用骂人的词语“禽兽”来比喻“春云”呢?他一定是想借“春云”来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次句“日照风吹浅又深”,写云在阳光的照射下和被风吹动时的变化。浅,指薄的云层。深,指厚的云层。浅又深,意为云一会儿被风吹开变薄,一会儿又聚拢变厚。
第三句“谁道无心便容与”,就无心之云变化无常的现象提出问题:谁说无心就不惹事生非呢?言外之意是即使无心的云也不喜欢生出是非来。容与,悠闲自得的样子。
第四句“亦同翻覆小人心”,至此诗人在首句中将“春云”比作“禽兽”的目的真相大白,原来诗人是借“春云”的变化无常来斥骂小人。“小人”是品行低劣的人,做事无原则,做人无底线,反复无常是小人的常态,正如在日光下被风吹动的“春云”忽薄忽厚一样。
这首诗首句用比喻写“春云”,起得自然;次句接着写“春云”的变化,承得到位,三句就“春云”无心却变化无常提出问题,转得恰当;四句用小人的反复无常作结,合得完美。和《春居杂兴(其一)》一样,也是起承转合的典范。
“谁道无心便容与?亦同翻覆小人心。”反用比喻。一般的比喻,都是用人们熟知的具体事物来比抽象的事物,把抽象的事理说得具体生动,而这个比喻用抽象的“小人心”来比喻具体的“春云”,其言外之意是小人的反复无常早已是人们的共识,具有很强的批判性,是批判小人反复无常的名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