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108
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是李贺的诗《雁门太守行》中的句子,全诗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是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学术界有一些争议,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
《雁门太守行》是歌行体,共八句。
开头两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以写景代叙事,用“黑云压城”表现敌情严重,用“城欲摧”表现守城将士的艰难处境。用“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守城将士的备战状态。
第三、四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战争的环境,渲染出一种凄凉冷清的氛围。燕脂,即胭脂,指秋天暮色中塞上泥土的颜色有如胭脂。这种颜色与凝固的血颜色相近,有暗指战场血迹的意思。
第五、六句“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写夜间战斗的场面。易水,在河北西部。这里代指北方的河流。“霜重鼓寒声不起”写浓重的霜气中战鼓的声音沉闷,不够响亮。
最后两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写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黄金台,又称招贤台,战国时期燕昭王为招揽贤才而修筑。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所写的“幽州台”就是黄金台。“黄金台上意”是君王招揽贤才的诚意。玉龙,是宝剑的名字。
《雁门太守行》写战斗场面,却使用了鲜明的色彩,如黑色、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面。这在描写战斗的诗中是很少见的。诗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充满杀敌报国的豪气,其中包含着体弱多病的李贺对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黑云压城城欲摧”借写天气来写敌情。“黑云”是从空中逼近,这比写“兵临城下”更能表现形势的危急。“压”字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让人感受到压力,有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城欲摧”表现了守城将士处境的艰难。“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守城将士的铠甲在太阳下闪光,将守城将士的战备状态呈现在读者眼前,让人看见将士威武的形象。宋代王安石曾质疑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明代杨慎称自己确实见过此类景象,说王安石是“不知诗”。清朝的薛雪认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阵前实事,千古妙语,批评王安石“儒者不知兵”。事实上,黑云翻滚的时候,阳光从云缝中照到地面,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组诞生于唐朝的诗句,引起宋、明、清三个朝代的人为之隔空喊话,单凭这一点,就可以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名句。“黑云压城城欲摧”后来更是成为人们用来形容形势危急的名句而广为流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