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103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遣悲怀(其三)》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是元稹的诗《遣悲怀(其三)》中的句子,全诗是: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遣悲怀(其三)》是组诗中的第三首,内容上与前两首一脉相承。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前一句以“悲君”点题并总括前面两首诗,再以“自悲”引出下文。后一句感慨人的寿命有限。这是由妻子的早逝而想到的。“百年”指人的一生,“几多时”意为没有多长时间。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前一句用邓攸无子的典故。西晋末年,邓攸任河东太守,在永嘉之乱中被羯族大将石勒的军队俘虏。石勒很赏识邓攸的文辞,授其为参军。邓攸从石勒军中逃离后,带着妻儿逃难。他自知不能同时保住儿子与侄子,便对妻子贾氏说:“我弟弟早死,只有一个儿子,按理不能使他绝嗣,只能舍弃我们自己的儿子。如果我们能够幸存,将来一定能再生儿子的。”贾氏含泪应允。但儿子被丢弃后,却总是追上父母。邓攸只得将他绑在树上,带着妻子与侄子离去。邓攸渡江后,因妻子始终未能再孕,便纳一姬妾,后在询问其亲属姓名时,方知是自己的外甥女。邓攸素有德行,为此悔恨不已,从此不再纳妾。因此没有再生儿子。当时的人感叹说:“天道无知,竟然让邓伯道没有儿子。”后一句用潘岳写诗悼念亡妻的典故。潘岳,西晋文学家,其代表作《悼亡诗》三首,为纪念亡妻而作,情意深厚真挚。潘岳的《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邓攸心地善良却无子,潘岳富有文学才华却用来写悼亡词,难道这都是命运的安排吗?元稹用邓攸无子、潘岳悼亡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无子和丧妻之痛。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悲痛之后萌生出愿望:希望死后同穴、来生再做夫妻。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这是一种渺茫的幻想。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最后回到现实,在漫漫长夜里,因为思念亡妻而难以入眠,就用这痛彻肝肺的思念来报答生前一直处于贫困之中的亡妻吧。长开眼,即一直睁着眼。未展眉,意为没有舒展开眉头,指一直处于愁苦之中。
清代编选《唐诗三百首》的孙洙评论元稹的《遣悲怀》三首时说:“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而在这三首诗中,融哀伤、痛苦、思恋、缠绵于一体,最令人动容的诗句莫过于“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