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老师讲古诗——《秋词》

(2021-03-10 09:20:29)
标签:

文化

秋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作为文学家,我们对刘禹锡是很熟悉的,因为他留下很多名篇,其中选入中小学课本中的就有《浪淘沙》《乌衣巷》《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作品。作为哲学家,我们对刘禹锡不是很熟悉。哲学家是什么样的人呢?简单地说,哲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他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总能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比如:在《乌衣巷》中,刘禹锡就看到了历史的兴替;在《陋室铭》中,刘禹锡就表现出在简陋的生活环境中安贫乐道;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就看到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规律。《秋词》这首诗,也可以作为刘禹锡是一个哲学家的的证据。

“自古逢秋悲寂寥”这一句写的是自古以来人们对秋天的共同感受。秋天到来,天气变凉,草木枯黄,大地逐渐呈现出一派衰败的景象,可以说秋天是容易令人伤感的季节。自古以来就有不少文人写下了悲秋、伤秋的诗句,如战国时期的宋玉《九辩》一文开头就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三国时期曹丕的《燕歌行》中也有这样的句子:“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自古逢秋悲寂寥”这个句子在《秋词》这首诗中有什么作用呢?用自古以来人们对秋天的共同感受反衬后文诗人对秋天与众不同的感受。

“我言秋日胜春朝”,“我言”就是“我说”,这是表明自己的观点。“春朝”是借代手法的运用,指春天,并不是指春天的早晨。有人说春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早晨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光,这里用春天的早晨和秋天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这个分析是正确的,但对“春朝”的理解是不正确的,忽略了“春朝”是运用借代的手法。诗人之所以用借代手法,主要是为了诗歌押韵的需要。如果说“春天”,就不押韵了。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描写秋天的美景,为“我言秋日胜春朝”提供证据。“排”是推开的意思,“排云上”就是推开白云飞上蓝天。“碧霄”就是碧蓝的天空。“便引诗情到碧霄”,可见诗人兴致之高,心情之喜悦。有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秋天并不都是秋高气爽的天气,也有秋雨绵绵的时候,诗人截取秋天的一个小小片段来证明“秋日胜春朝”的结论,是不可靠的。这是混淆了生活和文学,生活是五味杂陈的,而文学则是选取典型的细节来表现主题的。文学就像有客人到家里来时,我们一定提前把家里归置得整整齐齐一样,而生活中我们家有时是凌乱的。刘禹锡选取“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就是用秋天的美景来证明“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观点,也确实带给人“秋日胜春朝”的感受。

针对一般人悲秋、伤秋的共同现象,诗人表达了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这不正是刘禹锡作为一个哲学家的表现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诗人的智慧吧!

(曾老师讲古诗已录制成视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曾纪焕”或登录“今日头条”搜索“曾纪焕老师”观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