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老师讲古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021-03-08 09:34:39)
标签:

文化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特别简单,越是简单的诗越不好解读。简单地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吧,可能丢失了作者通过诗表现的一些内容,显得太单薄;深度解读吧,又有牵强附会的嫌疑。就像一棵葱,单独做一道菜吧,太单调,用它和别的菜一起炒吧,葱就成了调味的配角。如果想品到葱的味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像山东人那样单吃大葱。我们不妨用单吃大葱的方法来理解《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

首先看这首诗的标题《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逢”是遇到的意思,“逢雪”就是在旅途中遇到下雪。“宿”是投宿,就是找地方住。“芙蓉山主人”是接待作者投宿的那户人家的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这两句写景,这两句所写景物的共同点是都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不同点是写景角度不同,前一句从大处落笔,写的是远景、大景,后一句从小处落笔,写的是近景、小景。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句中的“柴门”照应前一句中的“贫”。这两句极有可能是写作者本人冒着风雪前来投宿。“柴门闻犬吠”一句所写的当然是站在柴门外,听到柴门内狗叫的声音。如此一来,那“风雪夜归人”不就是前来投宿的作者了吗?所以,“风雪夜归人”指的就是风雪之夜投宿的人。有人将这两句理解为投宿者住在芙蓉山主人家里,夜里听到狗叫的声音,有人回来了。如果是这种情况,就不是“柴门闻犬吠”,而是“深夜闻犬吠”或“夜深闻犬吠”。

刘长卿是唐代诗人,和杜甫是同一时代的人,致力于近体诗的创作,五律写得尤其好,自称“五言长城”,当时的人也赞同他的观点。这首五绝前两句从视觉的角度写景,后两句从听觉的角度叙事,写景优美如画,依次描绘了日暮苍山图、天寒屋贫图、柴门犬吠图、风雪夜归图。

对这首诗理解,历来存在着分歧倘若结合刘长卿的人生经历,自然能够作更多的解读,我们还是用单吃大葱的方法来理解,领会这首诗的基本意思:太阳快落下去了,远处是白雪覆盖的山,天气寒冷,屋顶上覆盖着白雪的房子是贫穷人家居住的地方,走到跟前,隔着柴门,听到狗叫的声音,在风雪交加的夜晚,我们来到这里投宿。

(曾老师讲古诗已录制成视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曾纪焕”或登录“今日头条”搜索“曾纪焕老师”观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