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师讲古诗——《乡村四月》
(2021-02-09 08:00:17)
标签:
文化 |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如果一个人的名字是多音字,还可以根据他兄弟的名字来推断读音。比如刘备的儿子刘禅,“禅”字就是一个多音字:一个读音是“善”,另一个读音是“蝉”。刘备只有刘禅一个儿子,但他还有一个养子叫刘封,把两个儿子的名字结合起来就是“封禅”,“封禅”是古时皇帝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大典。从两个儿子的名字中可以看出刘备是想当皇帝的。
翁卷是永嘉(今浙江乐清)人,永嘉这个地方可以说是钟灵毓秀,出过不少文化名人,与翁卷同时期的就有赵师秀、徐照、徐玑等,翁卷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为“永嘉四灵”,其中翁卷最年长。 翁卷一生仅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没有考中,所以一生都是布衣。但翁卷用诗歌为自己在那个国运艰难的时期提供了精神慰藉,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乡村四月》这首诗的标题交代了诗歌所写的内容是乡村四月的景象。
“绿遍山原白满川”,取景宏伟开阔,写乡村四月的山河:山上的草木绿了,河里的水满了。这是从视觉的角度写江南初夏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子规声里雨如烟”,这一句写初夏时节江南的物候现象和气候特点,在视觉的基础上加入听觉,耳中听到子规的叫声,眼前是濛濛细雨。“雨如烟”不是比喻,因为“雨”和“烟”这两种事物是没有相似点的,“雨如烟”是写江南初夏小雨天气时的情景,下小雨的时候,地面上腾起的水汽好像烟雾一样。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写人的活动。四月是初夏,此时正是农忙季节,农民们刚刚把养蚕的事忙完,就赶紧去插秧。
整首诗先写景后叙事,写景优美如画,叙事简明扼要,于写景和叙事之中流露出对乡村风光和劳动人民的热爱。这不是国运艰难时对安逸生活的贪恋,而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翁卷因此而被后人称为乡村诗人。
(曾老师讲古诗已录制成视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曾纪焕”或在“今日头条”搜索“曾纪焕老师”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