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老师讲古诗——《稚子弄冰》

(2021-01-30 13:07:20)
标签:

文化

稚子弄冰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这是一首童趣诗。题目“稚子弄冰”概括了这首诗所写的事件,“稚子弄冰”中的“稚”字用得很巧妙,既写出了孩子的年龄小,又突出了孩子的天真。“弄”字用得很精准,“弄”包括制作和玩两个环节,如果说“玩”就不全面。

第一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写孩子们一大早将盆里的冰取出来。“脱”在这里的意思是用模具来制造。孩子们在头一天晚上将盆里注满水,还要在水的中间放一个圆柱形的东西,第二天早晨,盆里的水结成冰了,孩子们将盆里的冰取出来,将中间那个圆柱形的东西取出来,就可得到一个圆环形的冰块。

第二句“彩丝穿取当银钲”,是说孩子们把冰块取出来后,用彩色的丝绳穿起来,当作银钲来敲。钲,是古时的打击乐器。

第三句“敲成玉磬穿林响”,写敲冰的声音。“磬”是一种乐器,用石片做成,形状如曲尺,中间有孔,用来穿绳挂着。“玉磬”是用玉石做成的磬,声音更加悦耳。“敲成玉磬穿林响”是一个比喻,意思是敲冰的声音像敲击玉磬的声音一样从树林里传出来。

第四句“忽作玻璃碎地声”,这个句子中的“玻璃”指天然水晶石一类的石块,并不是今天人工制造的玻璃。“忽作玻璃碎地声”比喻冰块掉在地上发出的声音像水晶石块掉在地上打碎的声音。

这首小诗所写的事件很简单,就是小孩子用盆制作冰块,然后用冰块当作乐器来敲打,但简单中却藏着精巧。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的聪明、活泼,利用水的物理属性制作冰块,模拟成人敲击乐器,到处奔跑尽情玩耍,这是内容上的精巧。四句依次出现金盆、银钲、玉磬、玻璃,金、银、玉、石全都有了,这是形式上的精巧。乍读这首小诗,感受的是儿童的情趣;细品这首小诗,体会到的是诗人的匠心。

(曾老师讲古诗已录制成视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曾纪焕”或登录“今日头条”搜索“曾纪焕老师”观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