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老师讲古诗——《示儿》

(2021-01-20 08:19:13)
标签:

文化

示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出生于名门望族。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陆游的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因主张抗金受到主和派的排挤,于是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乘船行驶在淮河中得第三子,取名陆游。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北宋的都城汴京,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今浙江绍兴)。陆游生逢乱世,饱受离乱之苦,加上少年时期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写下了大量抗敌爱国的诗篇,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的排斥,因此陆游的作品中洋溢着以身报国的激情,充满了报国无门的愤懑。嘉定二年十二月,八十五岁的陆游身染重病,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示儿》这首诗。“示儿”的意思,就是写给儿子们看。

第一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是“根本”的意思。“万事空”的意思是“一切事情都成为空谈”,也就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了。“死去元知万事空”的意思是“将要死了,才从根本上知道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了”。明知什么事情都做不了,还是惦记着一件事情,于是有了“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憾。有人将“元”理解为通假字,通“原”,解释为“本来”。将“死去元知万事空”理解为“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这种理解虽然能说得通,但并不符合诗的本意。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但”是“只”的意思,“九州”代指国家,“九州同”意为收复失地,使国家完整统一。明知将要死了,什么事情也做不了了,还是为没有打败侵略者、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痛心。这一句是陆游临终时的遗憾,是大宋国人的耻辱,最为锥心刺骨。

第三、四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师”是大宋朝廷的军队,“中原”是宋朝首都汴京所在的地区,“家祭”是家庭举行的祭祀祖先的活动,“乃翁”的意思是你父亲,“乃”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这两句由生前之悲转为死后之盼:大宋的军队向北平定中原地区,收复失地的那一天,在举行家庭祭祀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我。这是死不瞑目啊!但丝毫没有死不瞑目的绝望与哀叹,却给人以奋起的决心。

陆游在临终之际,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后事,也不是自己的家事,而是国事。古语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陆游临终之际发自肺腑的“善言”凝聚着他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片深情。

《示儿》一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诗人的遗嘱,更是诗人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发出的抗敌号召。语言朴实无华,真情自然流露,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明代胡应麟说这首诗“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每读此未尝不为滴泪也”。

(曾老师讲古诗已录制成视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曾纪焕”或登录“今日头条”搜索“曾纪焕老师”观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