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师讲古诗——《题临安邸》
(2021-01-21 08:20:08)
标签:
文化 |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占宋的都城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部被金兵占领。赵宋王室逃到江南,赵构在临安登基,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建立后,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害抗金人士。一些身居高位的达官显贵一味贪图享乐。绍兴二年(1132),宋高宗赵构被水光山色冠绝东南的“人间天堂”杭州所吸引,萌生在此永久居留的想法,更加不思进取。于是上自帝王,下至百官,在用屈辱换得苟安之下,把苟且偷安的杭州当作大宋的永久都城,大兴土木,沉迷于腐朽的生活之中,风景名胜西湖一时被人称为“销金锅”。林升的这首诗就是针对这一现象而写的。
第一句“山外青山楼外楼”,写在旅馆里往外看到的景象:新建的楼台随着青山而延伸到远方。这一句于写景中叙事,反映当时大建楼馆的现实。
第二句“西湖歌舞几时休”,写苟安一时的人在西湖边享乐的情景。“几时休”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既有对统治者停止享乐的期望,又有对统治者享乐的厌恶,饱含着诗人的愤激之情。
第三句“暖风熏得游人醉”,写享乐者陶醉于眼前美景的丑态。“熏”本义是将物体长时间放置在某一环境中,让环境对物体慢慢产生影响,这里写享乐者置身温暖的风中,尽情享受暖意。“游人醉”写享乐者在暖风中如痴如醉的样子。将享乐者的丑态尽情展示在人们的眼前,表达了对不顾国家安危、只图个人享乐的统治者的厌恶和愤慨。
第四句“直把杭州作汴州”,揭示享乐者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本质是忘本。
《题临安邸》这首诗是林升题写在旅馆墙壁上的一首诗,相当于今天人们在自媒体上发表文章,纯粹是有感而发。林升的这首诗揭露了当时统治者不思进取的现实,说出了大部分人的心声,所以林升的生平事迹虽然没有流传下来,这首诗却流传下来了,而诗人林升也因此而得到永生。
(曾老师讲古诗已录制成视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曾纪焕”或登录“今日头条”搜索“曾纪焕老师”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