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测股价的危害

(2013-09-21 14:17:45)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票杂谈

    茅台的大跌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为茅台能跌到多少钱纷纷报价,跌破120、跌破100整数关、跌破1664点时的80元、甚至跌到60元。能否跌到这些位置有的依据技术分析,有的依靠所谓的价值分析。其实不管你依托什么手段和方法来分析,本质上讲与算命没什么不同,根本是谈不上一点科学性的,但预测股价如同算命大家就是乐此不彼,这是人性使然。其实屡猜屡错倒也没什么,最要命的是偶然给猜对一次,就认为这是会重复出现的规律,从而神化自己的预测方法,甚至把其作为武功秘籍。恰逢我们党在搞群众路线的教育活动,需要照照镜子,响应号召已不合适把其他人作为例子,只能现身说法解剖自己。我曾经在“正大集团花94亿美元买平安图什么?”一文中,引用平安的股价和市净率的关系表。原文如下:

表1

平安(月线) 

2007年10月

2009年7月

2010年10月

2013年2月

波段最高点的股价(元)

149.28

64.52

67.2

53.27

波段最高点的市净率

11.3 

 5.72

4.78 

2.64 

 

表2

平安(月线)  

2008年10月

2012年1月

2012年11月

2013年3月

波段最低点的股价(元)

19.9

33.35

34.6 

40.63 

波段最低点的市净率

1.85 

2.18 

1.87 

2.01 

 

从表1看,波段最高点的股价比较随机,无规律而言,最高点的市净率从07年至今依次下降。再看表2,波段最低点的股价随着每股净资产的上升依次抬高,而最低点的市净率基本接近。2008年10月平安的最低点19.9元和市净率PB1.85倍是富通黑天鹅和大盘系统性风险共同作用下创下的,除非平安有破产的可能,这个19.9元以后基本看不到了,此时应该可以很肯定的讲是明显低于平安本身价值(也就是说平安本身价值明显高于PB1.85倍)的,也是巴菲特所说的有足够安全边际的。尽管以后19.9元是看不到了,但市净率PB1.85倍还是有可能被接近的,比如, 2012年11月最低点的34.6元对应市净率PB1.87倍已相当接近了。最近平安也是连续下跌,3月18日平安最低价已达40.63元对应市净率PB2.01倍,进入较高的安全边际了。个人以为市净率PB 2倍左右就是明显低估的“恐惧地带”。

    很明显用价值出发预测市净率也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说白了本质上就是测股价,认为富通黑天鹅和大盘系统性风险共同作用下创下的最低点19.9元和市净率PB1.85倍不可破。尽管从表2中看到平安以后的几个低点确实未低于PB1.85倍,这强化了我预测的自信。但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不幸的是2013年7月29日的31.69元对应是PB1.45倍打破了PB1.85倍的铁底。在实际操作中破40元对应PB1.85倍我就把备用子弹用于补仓,迄今为止补仓的部分也有6%的亏损。好在没融资操作(没办融资融券手续,也不会去办),大盘也处于较低位置,暂且可以作为浮亏来处理。但此种预测的陋习不改,将来在高位如法炮制的话,那就很可能招致永久性亏损。

    本人曾总结过预测股价的三宗罪:第一,不论以技术还是价值出发来判定股价,很容易导致满仓。第二,既然对预测股价信心满满,那么必然会去融资操作,放大杠杆虽然能放大收益同时也相应放大了风险,对于子弹并不充裕的个人投资者显然不利。第三,影响投资心态。动摇了真正好股的持有信心,也会导致出现频繁换股的现象。

    预测股价的起因是急功近利,但投资最终能否有良好的收益,不仅取决于正确的理念更要有好的投资心态和操作习惯。不求一夜暴富,但求保值增值。说说容易做做难,请先从不预测股价做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