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平安的竞争力到底如何

(2013-06-02 17:59:29)
标签:

股票

分类: 中国平安

    尽管目前中国平安股价低迷,但对平安的讨论倒也掀起了高潮。看了沈醉三千年转载的老股民有关中国平安的系列文章,知道老股民是一位保持着赫赫战绩的股市投资者,本轮民生银行的投资也是他非常有名的经典战役。他并不持有中国平安,相信不存在屁股指挥脑袋的偏见。同时对于他那种一丝不苟的态度和执着的精神表示敬意。其实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平安对平安的投资者的判断和思考也是大有裨益的,确实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老股民花了很大精力来写平安的系列文章想必也是抱着开放的心态,欢迎不同的观点来探讨和交流的。所以我在认同他主要意见的基础上,也有些自己不同想法。首先对大家争议最大的有关平安调节利润有财务造假嫌疑的问题,我作为非会计专业人士无法判断更无法评判,但常识告诉我,多达281.75亿元的净资产不翼而飞,对于在国内和香港两地上市的大公司,这么多年那些专业审计人员和投资机构都没提出异议真的不可思议。好在众多投资平安的朋友并不是像拿茅台或云南白药这样非周期股票那样永远珍藏着,而是等大泡沫后把平安了结,所以真有这等事并不是致命的。

    其次对于“产险业务开拓可圈可点,市场占有率(我对优秀企业的标准就是看市场占有率能否逐渐提高)稳步提高。寿险业务乏善可陈,市场占有率每况愈下。”的观点我也有不同的看法,我就拿老股民的爱股民生银行来举例,民生银行再优秀其存贷款的市场占有率也不可能逐年提高,因为每年各省市都涌出你听都没听说过的大量城商行,而你民生银行也并不能随意开分行开网点,即使给你随意开你也管不过来。实际上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券商和保险公司的性质与茅台和格力等品牌制造业是不同的。衡量品牌产品的好坏市场占有率是有力的指标,但金融机构的是否优秀除了需要一定的规模外更重要是风险管控,美国的富国银行是公认的优秀银行,但其市场占有率我看未必高到哪里去。当然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并不是不重要,问题是该不该以整个市场的占有率为基准,是不是与主要竞争对手比更科学。比如民生银行与兴业银行或招商银行比,平安与人寿、太保或人保比,如这可行的话,请看表1。

 

 

表1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人寿

寿险(亿)

1966

寿险(亿)

2956

寿险(亿)

2950

寿险(亿)

3182

寿险(亿)

3183

寿险(亿)

3227

总保费

1966

总保费

2956

总保费

2950

总保费

3182

总保费

3183

总保费

3227

平安

寿险(亿)

792

寿险(亿)

1011

寿险(亿)

1322

寿险(亿)

926

寿险(亿)

1190

寿险(亿)

1287

财险(亿)

214

财险(亿)

267

财险(亿)

384

财险(亿)

621

财险(亿)

833.3

财险(亿)

987

健康险(亿)

 

健康险(亿)

0.33

健康险(亿)

0.95

健康险(亿)

0.62

健康险(亿)

1.31

健康险(亿)

2.1

养老险(亿)

1

养老险(亿)

11

养老险(亿)

21

养老险(亿)

41.7

养老险(亿)

49.95

养老险(亿)

58.6

总保费

1007

总保费

1289

总保费

1728

总保费

1589

总保费

2074

总保费

2335

太保

寿险(亿)

 

寿险(亿)

661

寿险(亿)

676

寿险(亿)

879

寿险(亿)

932

寿险(亿)

935

财险(亿)

 

财险(亿)

278

财险(亿)

342

财险(亿)

515

财险(亿)

616

财险(亿)

696

总保费

 

总保费

939

总保费

1018

总保费

1394

总保费

1548

总保费

1631

 

从以上数据把平安每年的总保费做分子比一比人寿的总保费得到一个比值;同样把平安每年的总保费做分子比一比太保的总保费得到一个比值组成下表:

 

表2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平安/人寿)比值

0.51

0.44

0.59

0.50

0.65

0.72

(平安/太保)比值

 

1.37

1.70

1.14

1.34

1.43

 

从表2可清晰观察到平安与人寿的总保费差距明显在缩小,而平安对太保也保持领先态势。

当然还可以看看三家各自每年的环比数据,见表3

表3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年均环比增长

中国人寿

 

50%

0

8%

0

1.4%

14.50%

中国平安

 

28%

34%

-8%

30.5%

12.6%

21%

太保

 

 

8.4%

36.9%

11.0%

5.4%

15.40%

 

从表3可见,平安以21%的年均环比增长高居榜首。

 

    第三,对文中“当牛市来临时,股市中的阿猫阿狗都可以大幅赚钱,虽然说平安的投资能力低下,但总比阿猫阿狗强一点吧” 我不清楚对平安的投资能力低下判断是采用何种标准。如果仅对富通的巨额投资损失而言,确是无话可说。但除此以外,我并不认可其投资能力低下的结论。对保险公司的巨额投资资产可以看总投资和净投资收益率,老股民也承认这在同业平安也是领先的。但保险公司注重的是大额资产的配置和管理与王亚伟的华夏大盘5亿资金的运作也无可比性。不仿我们斗胆的与同是保险公司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比比看,我们就用巴神每年给股东信中报告成绩的形式,把其中的标普500换成平安,由于07年A股是疯牛,并且平安07年上市募集了巨量资金使得其净资产突增,所以去掉07年的数据。还有平安在此期间在香港有次增发,不过伯克希尔没有分红而平安每年有两次分红,那么毛估估把分红与增发进行相抵形成下表

表4

年份

每年每股净资产(帐面价值)百分比变化

相较结果

平安(1)

伯克希尔·哈撒韦(2)

(1)-(2)

2008

-26.6

-9.6

-17

2009

7.9

19.8

-11.9

2010

26.7

13.0

13.7

2011

12.8

4.6

8.2

2012

21.96

14.4

7.56

年均净资产增长

14.22

9.75

4.47

 

    从表4可见,平安在5年A股熊市环境下比伯克希尔表现要好,当然我并不说平安要比伯克希尔强,因为5年时间太短并不代表什么,我只是想说平安的投资能力也并不是那么差而已。可能大家对表中巴神的5年年均净资产(帐面价值)增长9.75%不以为然,认为每年抓一个涨停板就能超越巴神,事实果真如此吗? 明白人会有自己的思考。

     资产收购也是反映保险公司投资能力的重要方面,富通的失败是绕不开的话题,一次犯错可以原谅,但再犯同样的错误就不可饶恕。好在平安对深发展的收购算是成功的,中国平安投资深发展的一年收益率是13%,显然是个好生意,如果平安银行能保持这样的利润水平,中国平安只要78年内就能收回投资。其他的如花51亿收购的上海家化、9.6亿收购许继集团以及1号店等还算成功,当然平安人寿63亿的京沪高铁项目确实也不那么确定。

    说了资产配置和资产收购总觉得还不不是那么过瘾,或许老股民所说的平安投资能力低下就仅仅指买卖股票。那么在二级市场平安的股票和基金的买入卖出的数据我确实无法统计,好在平安从09年后在二级市场参加的增发不包括PE和新股IPO有公开数据可查,这里我把平安在二级市场参加的增发股票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经过增发后卖出,卖出价从该股票的定期报告中查阅十大流通股东,如果三季报平安还在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上,在年报中平安已不在十大流通股东名单里,那么可以认为平安在9月30日与12月30日之间陆续抛出了股票,卖出价=9月30日收盘价加上12月30日收盘价除以2。显然结果是毛估估的,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请看表5

表5

 

平安长期股权投资

受让单位

受让性质

买入价格/股

股数(亿股)

成本金额(亿元)

卖出价(元)

可上市日

盈利金额(亿元)

平安信托

南玻A

增发

4.7

1.36

4.8

15.5

2010年10月12日

14.7

平安资管

金地集团

增发

7.77

0.56

4.4

4.87

 

-1.6

平安资管

南山铝业

增发

8.82

0.3

2.6

10.38

2011年3月27日

0.5

平安创新

京能热电

增发

9.92

0.24

2.4

7

 

-0.7

平安创新

恒邦股份

增发

17.82

0.084

1.5

24

2012年8月26日

0.5

平安创新

圣农发展

增发

16.5

0.15

2.5

11

2012年6月13日

-0.8

平安信托

唐山港

增发

3.4

0.16

0.5

3.3

2012年8月24日

0.0

平安资管

南方航空

增发

6.66

1.59

10.6

4

2011年11月2日

-4.2

平安创新

安琪酵母

增发

34.5

0.06

2.1

20

2012年8月25日

-0.9

平安创新

TCL

增发

1.73

4.82

8.3

2.12

2011年8月2日

1.9

平安资管

美的电器

增发

16.51

0.35

5.8

13.88

2012年3月10日

-0.9

 

 

 

 

 

45.5

 

 

8.4

 

从表5可见盈利8.4亿,买股票的本金45.5亿,实现收益率18.5%。其中南玻A赢利占了大头。

 

第二部分是经过增发后已过解禁期未卖出和未到解禁期的增发组合,以5月30日收盘价为基准计算浮盈形成表6。

表6

 

平安股权投资

受让单位

受让性质

买入价格/股

股数(亿股)

成本金额(亿元)

现价(元)

可上市日

浮盈金额(亿元)

平安创新

徐工机械

增发

15.25

0.654

10.0

10.49

已解禁未卖

-3.1

平安创新

金科股份

增发

5.18

0.786

4.1

13.81

已解禁未卖

6.8

平安人寿

云南白药

增发

21.44

0.65

13.94

90

已解禁未卖

44.6

平安人寿

宏源证券

增发

13.22

0.672

8.9

24.11

2013年6月30日

7.3

平安创新

烽火通信

增发

25.48

0.053

1.4

35

2013年7月6日

0.5

平安创新

大有能源

 

增发

20.84

0.479

10.0

23

2013年11月9日

1.0

平安创新

高鸿股份

增发

6.12

0.18

1.1

7.86

2013年12月6日

0.3

平安资管

交通银行

增发

4.55

7.05

32.1

4.71

2015年3月20日

1.1

平安创新

领先科技

增发

12.38

0.3395

4.2

41

2015年12月13日

9.7

 

 

 

 

 

87.2

 

 

68.2

 

    从表6可见至5月30日浮盈68.2亿,买股票的本金87.2亿,收益率78.2%。其中云南白药浮盈44.6亿占了大头。如把表5;表6的本金,浮盈和盈利综合在一起, 总收益率为8.4+68.2/45.5+87.2=57.7%。其实我还未把平安信托在09年进入海螺水泥的4.07亿股计算在内,因为平安信托每年都在抛,不太好计算,迄今为止还有0.378亿股未抛完,那是仅次于云南白药成功操作。就是这57.7%也把机构增发大户雅戈尔和个人定增王刘益谦的增发业绩远远抛在后面。当然这57.7%的收益不能与大牛市里中国人寿增发价4.5元买中信证券比(中信证券最后到115元)。当然说句玩笑话,真要比拼股票收益的话,平安与人寿联手,先在低位买入300股票,随后用上千亿的资金买入300指数ETF,300指数基金被迫买入300股票。到高位平安与人寿率先抛300股票,再拼命赎回300指数基金打压指数。几个来回,我看其他基金和庄家大户就得缴械投降了。前几年管理层不允许中信证券100%控股华夏基金,最近又放开了,至今保险资金不让进入股指期货,都是为什么?说到底一个投机市场大资金最终是赢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