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盘下跌对中国平安是利大于弊

(2013-06-16 16:48:42)
标签:

股票

分类: 中国平安

    最近大盘的暴跌加重了市场悲观的气氛,中国平安领跌大盘给持有平安的投资者也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心里压力。那么大盘下跌对中国平安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或者好坏各占多少比例?大多数的朋友不用问,就会给出明确的答案:大盘跌不会给平安带来任何好处。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当然大盘跌可以想象会使平安已投资股票和基金的1000多亿权益类资金减少收益,甚至带来损失的后果。相反,如果大盘涨平安的1000多亿权益类资金也相应增加收益。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们只能从公开数据着手,由于平安权益类资金中的基金买卖没有数据可查,只剩股票还有迹可寻。选取的时段是一季末(3月29日)至当前6月14日,平安所投公司的持股量是从各公司一季报十大流通股名单中摘录的,应该会遗漏一部分持股量较少的公司,H股和增发未到解禁期的不列入,还有就是假设一季末(3月29日)至当前6月14日平安持股数不变,结果自然是毛估估,只能作为一般参考。在这期间上证指数从2236跌到2162下跌3.3%。看平安在此期间的表现先看金融股表1。

表1

中国平安

3月31日股价

1季末持股量(亿股)

市值(亿元)

6月14日股价

6月14日市值(亿元)

市值增长%

工商银行

4.05

31.41

127.2

4.16

130.67

3.5

建设银行

4.58

25.53

116.9

4.69

119.74

2.8

农业银行

2.7

53.16

143.5

2.71

144.06

0.5

小计

 

 

387.7

 

394.46

1.8

    从表1可见,平安从去年开始的对高股息的大盘银行股买入并重仓持有的策略是相当成功的。一季末(3月29日)至当前6月14日上证指数下跌3.3%,而平安持有的金融股却有1.8%的上涨,领先上证5.1点。再看平安持有的非金融股,见表2。

表2

中国平安

3月31日股价

1季末持股量(亿股)

市值(亿元)

6月14日股价

6月14日市值(亿元)

市值增长%

云南白药

85.5

0.65

55.6

83.9

54.54

-1.04

许继集团

26.4

0.517

13.6

27.51

14.22

0.57

金科股份

12.37

0.786

9.7

13.18

10.36

0.64

华夏幸福

24.37

0.1823

4.4

30.33

5.53

1.09

海螺水泥

17.05

0.378

6.4

14.46

5.47

-0.98

徐工机械

10.57

0.537

5.7

9.41

5.05

-0.62

美的电器

9.18

0.37

3.4

12.65

4.68

1.28

片仔磺

126.37

0.0222

2.8

123.9

2.75

-0.05

老板电器

25.56

0.0936

2.4

31.91

2.99

0.59

独一味

15.41

0.104

1.6

18.06

1.88

0.28

江河幕墙

10.58

0.092

1.0

13.4

1.23

0.26

上柴股份

12.18

0.1184

1.4

11.7

1.39

-0.06

江河创建

10.58

0.092

1.0

13.4

1.23

0.26

南宁百货

4.55

0.27

1.2

4.35

1.17

-0.05

卓翼科技

14.85

0.082

1.2

13.99

1.15

-0.07

巨化股份

8.38

0.128

1.1

7.38

0.94

-0.13

江山股份

29.31

0.029

0.8

34.45

1.00

0.15

利尔化学

13.78

0.065

0.9

14.48

0.94

0.05

环旭电子

15.9

0.03

0.5

17.63

0.53

0.05

华鲁恒升

7.46

0.116

0.9

6.61

0.77

-0.10

好当家

7.13

0.096

0.7

5.92

0.57

-0.12

沱牌舍得

20.11

0.033

0.7

16.4

0.54

-0.12

天广消防

9.46

0.084

0.8

9.5

0.80

0.00

宗申动力

5.03

0.0825

0.4

5.09

0.42

0.00

巨星科技

12.45

0.02

0.2

13.8

0.28

0.03

建研集团

15.3

0.0087

0.1

16.5

0.14

0.01

赛轮股份

9.66

0.03

0.3

9.85

0.30

0.01

骆驼股份

12.34

0.072

0.9

11.68

0.84

-0.05

小计

 

 

119.8

 

121.70

1.9

 

    从表2可见,由于平安持有的非金融股基本未持有跌幅较大的资源类等股票,一季末(3月29日)至当前6月14日有上涨1.9%的表现应该也算不错。如把表1和表2合并,平安持有的股票有1.7%的涨幅领先上证指数,也肯定领先中国人寿持有的股票(其持股基本模拟沪深300指数)和沪深300的3.16%的跌幅。然而平安在此期间能否取得正收益并不是关注的重点,重点是大盘下跌对中国平安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经过5年漫漫熊途我想大多数朋友跟我一样该买的都买了,现金必然有限,好在投资股票用的是闲钱,也从不融资买股票。但希望股票上涨是人心所向,但世事未必如人所愿。有钱的主或许还嫌跌得不够,股票还远远算不上便宜。根据2012年报可知,平安和人寿对权益类(股票和基金)投资分别为1020亿和1612亿,其中投资股票分别为763.7 亿和1020亿根据保监会有关权益投资比例上限25%规定,可推算在2012年末两大巨头还未投入股票和基金的比例,这个比例与保险投资资产相乘得出各自还剩可投基金和股票的资金。其中人寿最多有2862亿可用,其次平安有1665亿,尽管大盘下跌会使他们原先所持有的股票和基金的市值有一定幅度的缩水,但面对如此充足的弹药,大盘下跌也未必是件坏事。

 

    至此使我想到同是保险巨头巴菲特在股东信中关于股市波动的看法:“(一)一则小谜语︰如果你打算一辈子吃汉堡维生,自己又没有养牛,那么你是希望牛肉价格上涨或是下跌呢? 同样的要是你三不五时会换车,自己又不是卖车的,你会希望车子的价格上涨或是下跌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很显然显而易见。最后我再问各位一个问题:假设你预估未来五年内可以存一笔钱,那么你希望这期间的股票市场是涨还是跌? 这时许多投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可能是错的,虽然他们在未来的期间内会陆续买进股票,不过当股价涨时他们会感到高兴,股价跌时反而觉得沮丧,这种感觉不等于是当你去买汉堡吃时,看到汉堡涨价却欣喜若狂,这样的反应实在是没有什么道理,只有在短期间准备卖股票的人才应该感到高兴,准备买股票的人应该期待的是股价的下滑。对于不准备卖股票的伯克希尔股东来说,这样的选择再明显也不过了,首先就算他们将赚来的每一分钱都花掉,伯克希尔也会自动帮他们存钱,因为伯克希尔会透过将所赚得的盈余再投资其它事业与股票,所以只要我们买进这些投资标的的成本越低,他们将来间接所获得的报酬自然而然就越高。

(二)当初我们靠着在1970与1980年代股价低迷时所做的一些投资,确实让我们赚了不少,这是一个对股市短暂过客不利却对股市长期住户有利的市场,近几年来,我们在那个年代所做的一些投资决策陆续获得了验证,不过现在我们却找不到类似的机会,身为企业资金的积蓄者,伯克希尔致力于寻找资金合理运用的方法,不过以现在的状况来看,我们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再找到真正让我们感到兴奋的投资机会。”

 

    巴神是站在不断有保费流入的保险公司立场上说这番话的,试想他还是60年代合伙制基金在熊市股市相当低迷时我看就不会说得那么潇洒了。其实对于个人而言,随着指数的变动资金的含金量是不同的,05年的上证指数998点的10万元相当于6124点的60万元,从2001年的2245点到2005年的998熊市五年那时998点也有很多的人看到了机会,苦于现金枯竭,如今历史重现也知低部筹码尤为珍贵,但同样现金难求。怪不得像复星郭广昌和股市枭雄刘益谦等投资大佬们要拼命挤进保险业,看中的就是连续的现金流。

 

    现在让我们看看平安熊市五年的筹码状况。见表3。

表3

平安

保险投资资产(亿)

权益投资比例%

股票和基金(亿)

上证指数年收盘

08年

4647

7.8%

362

1820

09年

5897

10.8%

637

3277

10年

7673

9.8%

752

2808

11年

8673

11.5%

998

2199

12年

10741

9.50%

1020

2269

 

    从表3可见,从09年证指数3277到目前2200左右,指数是一路下跌的,照理平安的股票和基金市值也应下降,但实际情况是从09年到2012年其股票和基金市值分别为637亿、752亿、998亿、1020亿一路上扬,这并不说明其投资股票水平有如何高,而是随着指数是一路下跌平安是一路加仓。尽管最近几年保费增速下降但还能维持在13%以上,其保险投资资产也以相同的速度在增长。大盘跌平安弹药始终充裕。设想一下如果大盘以这样下跌速度不用两年就跌到1000点,此时或许中石油也跌到巴菲特都眼红的价位(上海股市历史上曾经有上海石化这样的大盘垃圾股从最高5.97元打到最低1.2元,再从1.2元两年拉到8.73元;美国08年金融风暴花旗银行也有类似的走势)其他股票更不用说了,股市遍地是廉价筹码,私募除了王亚伟以外都募不到一分钱,基金和散户更不用说了,大家基本到了精神崩溃的境地。就眼看着有钱的主,像汇金、社保养老金和保险公司在抄底,尽管平安股价到时跌回了19元,我本人肯定没钱了,也只能委托平安帮我抄底了,心里也不会特别的沮丧。大盘越是下跌平安买入股票的成本就越低,从这个角度看大盘下跌对中国平安是利大于弊。

 

    股票投资确实有多种方式,典型的有但斌的非周期股和李驰的周期股(主要是金融股),我个人感觉但斌的做法适合私募理财,而李驰的做法适合他个人自己的钱而不适合私募理财,因为大家给李驰打理的钱或许五六年甚至七八年市值都没有显著的增长,李驰的心理压力是可想而知。但可能等到十年后李驰的业绩反倒超过了但斌。所以开古董店的有句行话:“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拿平安要有:“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的信心和勇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