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去大渡口森林公园爬山,天气阴凉,所以人不多,山里的野花都开了,一股清新芳香的味道,让人感觉心情舒爽。我用兜仔的小书包放了两个苹果和一瓶水,在公园入口我就告诉兜仔和爸爸,点心是大家一起吃的,每个人都要出力,上山时每人背一段路。兜仔不同意,说背着很重,我说我先背,然后爸爸背,然后才是兜仔背,如果觉得重背不动的时候又换我,爸爸也同意,于是兜仔也同意了。上山走了一段路以后,我就将包递给爸爸背,爸爸背了之后递给兜仔背,兜仔背上就说好重好重,装作站不稳的样子,我就给他指了一个目标,背到目标处就可以换我了,就这样换了两三次,下山的时候也分别换了两次。在山上分苹果吃的时候,我削了苹果,请兜仔将苹果皮丢到垃圾桶,他不愿意丢,我告诉他每个人都要劳动才可以分享点心,他虽然不情愿但也拿着苹果皮去丢了。晚上回到家,爸爸做了晚饭,我问兜兜谁洗碗,他说爸爸洗,要求我陪他玩,我告诉他爸爸为我们大家做了晚饭,所以应该我们两个洗碗,兜仔说他不愿意洗碗,于是我建议我洗碗,他去丢垃圾,他表示同意。我洗完碗以后请他去丢垃圾,那时他正和爸爸堆积木,但他还是很快就自己提着一大袋垃圾去丢到了外面的大垃圾桶。
http://s6/mw690/003uFtBtzy7iRBH5qXX15&690 自己的担当" TITLE="4岁 自己的担当" />
兜仔和外婆在一起时,自己喜欢吃的实物和喜欢玩的玩具都不愿意分享给外婆,外婆时常会跟我抱怨“今天买了一个大馒头,他一个人就吃完了,我叫他分一点给我他都不”“死缠难打要买绿豆饼之类的实物,买来他一个人就吃完了”。我带着兜仔在朋友家做客,我带了两盒草莓给大家分享,每个小朋友三个草莓,每个大人一个草莓。朋友的侄儿看到我拿了一个草莓给他的爷爷,立马跑过去一把抢走,我告诉他已经领到了自己的三个草莓,爷爷的就要还给爷爷,但是小男孩(4岁半)无动于衷,爷爷也无可奈何。我赶紧告诉奶奶自己把草莓吃了,再慢一点奶奶的草莓也会被男孩抢走。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熊孩子的霸道、父母的零界线和老人的无奈,让我对孩子的担当这一话题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注意到周围的大多数孩子都是生长在全是成人的环境里,从小养尊处优,只索取不付出,认为他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别人对他的照顾和付出都是自然发生的。可是孩子一天天长大以后,父母或老人不再无条件无怨言地为孩子付出,或者说父母或老人不可能为孩子包办一辈子,当父母或老人意识到孩子长大了,应该为自己的言行和生活负责的时候,他们就会突然将很多的要求和期望加注在孩子身上,可是孩子已经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待遇,不愿意动手动脚去分担原本一直是父母或老人在做的事情,家庭矛盾就油然而生了。这个时候往往是孩子已经上小学甚至上初中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更多的是抱怨和责备,孩子不认为有必要改变几年来或十几年来一直保持的家庭平衡,于是反叛顶撞出逃…
现代化都市里的孩子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家庭条件的优越促使孩子物质欲望的膨胀;父母老人的无界限宠溺导致孩子为所欲为无所畏惧;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高期望导致孩子失去真正的童真过早成熟;无处不在的诱惑(包括食物、玩具、各类游戏等)促使孩子每天都处在选择的欲望和焦虑中;出生就开始接触的各类电子媒体剥夺了孩子与大自然、与小伙伴亲密接触的时机,导致孩子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各类学习障碍;父母的忙碌、老人的无条件满足却同时又在无休止的埋怨和责备,导致孩子性格倔强偏执,自私蛮横;父母和老人过度的干扰和包办导致孩子自理能力不足、责任担当缺失…
可现实却是,父母都要工作,并且是忙碌地工作,孩子不得不交给老人带养。隔代抚育必然滋生很多问题,可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孩子的父母,怎样利用和孩子在一起的有限的时间,给孩子一个很清晰的界限和榜样,在与孩子相处时怎样在无形中给老人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从而正面地影响老人和孩子的相处模式。
孩子的成长真的就是父母的修行,父母在孩子越小的时候修行得越多,孩子越大父母就越能放手,未来的道路也会越来越清晰。
http://s10/mw690/003uFtBtzy7iRBMwDzzd9&690 自己的担当" TITLE="4岁 自己的担当" />
写于2018年3月1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