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哆咪育儿:宝宝说话的早与晚家长知道这些越早,孩子受益越好

俗话说贵人语迟,但“语迟”的真正原因可能是家长没有注意到孩子语言发育的黄金期。
宝宝从出生后到36月龄这个阶段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妈妈们可要特别注意这个语言黄金期,充分开发孩子的言语能力。
https://p4.itc.cn/images01/20200930/5f2b213f80b141ad9978909c876a1d4e.png
孩子语言发育的各个阶段:
0~3个月:可以分辨出妈妈的声音,并发出“哦、啊”的声音跟大人进行交流。
4~7个月:交流能力增强,开始认生,经常会发出a、o、e的声音;4个月大时,孩子会开心地尖叫。6个月大时,会朦朦胧胧地发出ma、da的声音。
8~12个月:宝宝可以很清晰地发出ba、ma、da的声音,大部分宝宝8个月就可以蹦出“baba、mama”的音。10个月开始模仿大人说话,并逐渐学会“拜拜、拍手、会用摇头表达不”等肢体语言。
http://p9.itc.cn/images01/20200930/127b1130989e4be291e016f573b72f8a.png
12-18个月:宝宝能认识一些日常的东西,能指认家人及常见的东西如水杯、苹果、奶瓶等,可以说叠词或单字,部分宝宝能说4-6个字的句子。
18-24个月:宝宝可以使用简单的词组,能说30-50个单词,可说4-5个字的句子,能力强的宝宝可以说较长的句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24~36个月:宝宝可以理解大部分语句,能用4~5个词语组句,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年龄和性别,会用“我、你、我们、你们”这些代词。到36个月的时候,宝宝能掌握一些基本语法;语言表达比较清楚,陌生人也可以听懂;会讲简单的故事。
想要宝宝语言早发育,这些事情要注意:
经常与宝宝说话,说话时声调高、句子短、带着感情,比如:“宝宝好棒!”。短句子可以让宝宝更好地学习语言。
宝宝对你发出声音时,要及时给予回应。不要以为宝宝小,什么都不懂,就任由宝宝自己玩耍,不进行沟通。宝宝只有得到了家长的回应,才更乐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更好地锻炼语言能力。
宝宝学习语言,家长要加以引导。比如当宝宝发出“ba”的声音,要跟宝宝说,“对,这是爸爸”。大一些的宝宝,想要喝水或者吃东西的时候,家长要引导宝宝说出来之后再给予满足。
http://p1.itc.cn/images01/20200930/7c7673618fcb4087b184f5f72265e144.png
养成每天阅读绘本的习惯,哪怕孩子还不懂绘本的意思,也要坚持下来。阅读绘本的好处非常多,可以提高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增加了语言的锻炼能力。
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宝宝能开口说话,需要面部肌肉的支持,所以咀嚼肌的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由泥状逐渐过度到碎末状、小块状。有很多家长认为泥状的比较容易消化,就经常给宝宝添加这类食物。但当宝宝吃辅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如8-9个月左右需要把肉泥变成肉沫、米糊变成烂粥烂面,1岁左右吃软米饭、馒头等,都有助于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多带宝宝与别的小朋友接触。如邀请熟悉的小朋友来家里做客等,带孩子去公园和其他宝宝做游戏,一方面可以促进宝贝模仿能力、语言能力,也会慢慢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宝宝的语言发育黄金期对于孩子来说非常的重要,这不仅仅是说话问题,说话过晚也会对孩子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性格养成都有影响。因此家长可要抓着这人生中唯一的“语言黄金期”,为宝宝打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