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里约奥运的变与不变

(2016-08-12 13:41:14)
吴影
    对于中国人民而言,今年的里约奥运会大概是史上槽点与笑点最多的一届,从比赛首日中国军团未获金牌,到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霍顿对孙杨的禁药质疑,再到傅园慧因为赛后天真有趣的发言成为“体育界的段子手”,国内网民观赏奥运的心态与媒体报道赛事结果的口风,也从尴尬沉闷到剑拔弩张再到阴霾散去,经历了好几个转折。
    从这一届里约奥运会开始,不少人都或多或少地感觉出中国人民对于奥运和金牌的心态已经与过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回想1988年汉城奥运会,彼时被寄予厚望的卫冕冠军“体操王子”李宁因发挥失误,与金牌无缘。赛后他对着镜头若有似无的一笑,却引发了国内潮水般的不满与愤怒,“丢了中国人的脸”的谩骂一直持续到李宁退役。到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男子举重运动员吴景彪在获得银牌后痛哭“对不起国家”,国内网民和媒体对此少了苛责,多了宽容与力挺。
    今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选手杜丽获得女子十米气步枪亚军,易思玲收获一枚铜牌。虽然错失金牌,但是网友认为二人的表现依旧精彩,吴景彪还在微博隔空呼唤杜丽:“在别人眼里,我们是痛失金牌。在我们自己心里,无论什么颜色的奖牌,都是用无数汗水铸成。”
    而傅园慧更是因为赛后采访时的“我已使出洪荒之力!”“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我对明天没有充满希望,对今天的表现很满意!”等一众金句与搞怪表情逗乐了大批网友,短短两天个人微博粉丝数量从几万飙升至260多万,意外地成为了“网红”。各种二次元表情包、剪辑视频纷纷上线,与她相关的微博数量高达近30万条,网络报道也有4000多篇,网友亲切地调侃其为“游泳界的泥石流”。
    这种种转变背后,既体现了过去几十年中国体育界“唯金牌论”评价体系的影响力正在消减,也表明随着中国在国际大环境中政治与经济地位迅速提升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渐长,还折射出人们对于竞技体育多年来被赋予的政治色彩和功利主义氛围产生了审美疲劳。
    坦白说,只要中国体育职业化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运动员培养还停留在高度的举国体制,普罗大众错位的英雄主义崇拜没有停止,那么奥运会很难成为一项不掺杂国家利益的、单纯的国际体育赛事。
    今年里约奥运开幕式表演中,巴西诗人卡洛斯?德鲁蒙德?德?安德拉德1945的诗作《花与恶心》被朗诵,其中有一句是“四十年了,没有任何问题被解决,甚至没有被排上日程”。这是诗人对巴西这个《上帝之城》一般的国家的爱憎交织,对于奥运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注脚。
    所幸的是,我们看到的一切正在慢慢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