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补”歪打正着

(2016-07-27 14:33:52)

赵三明
    自从有了新能源汽车的“地补”之后,许许多多的人都在吐槽北京的地方补贴政策(以下简称“北补”)——在北京市的新能源车补贴目录上,插电式混合动力不得进入北京的地盘。
    当然啦,这里面有最直接的原因——反正北京自己不生产插电式混动车,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
    但现在有一件事情似乎能够让这些“北补”的制定者们不再纠结,甚至是喜出望外,那就是插电式混动出事了!
    在刚刚举办的“2016中国新能源汽车高峰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汽车节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殷承良教授表示,我国现行的燃料消耗经济指标在评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时存在重大缺陷!也就是说插电式混动汽车在前100公里中,有的70公里是用电的,只有30公里左右是烧油的,简单的算油耗就变成了30公里的油耗被平均到100公里去了,所以有些插电式混动车明明不节能,油耗的标示指标却非常低。
    殷承良认为,如果不做修改,很容易给部分汽车企业钻空子,他们可能借此逃避燃料消耗值不达标的惩罚,甚至还可以在不提高技术的前提下获取国家补贴。这样甚至给企业带来错误导向,也可能导致未来新能源产品出现很多问题,最可怕的是在市场上会误导众多消费者。
    其实,目前国内现行的燃料经济性指标评定标准是2013年出台制定的,它有一个参考蓝本,即早年的欧洲标准。这一标准总体来说是把整个循环分成两种情况:一个是用电阶段,一个是用油阶段。欧洲制定标准时,很明确地把电耗、油耗加权得到一个平均的能源消耗值。我国在这个基础上沿用下来,这对于普通混合动力汽车还勉强可以接受。但是,遇到插电式混动汽车时,问题就来了,就像上述所说。
    殷承良举例说,最近工信部公布的2015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情况,有的企业的插电式混动车型平均燃料消耗值是2.3~2.4升/100公里。但上海交大测试的这些车型的实际油耗指标最高的居然达到10升/100公里。也就是说,这些车的发动机油耗实际是非常高的!这些厂商不用提升发动机燃油效率,而是多加一个电池包做成插电式混动汽车,就立刻变成了“超级节能车”,不但能够降低企业平均油耗值,还能够拿到补贴。其实,这些所谓节能车的致命之处就是仅仅计算了差不多相当于20多公里的油耗,而没有算电耗!
    因此,从这一现象回过头来看,上海市今年新出台的地方补贴政策细节中一些对车型技术参数的限制,就还真不是什么仅仅为了保护上海市本地的插电式混动车型,而可能是精心设计了一出通过汽车技术参数值把一些不达标车型卡在上海市地补门外的做法。
    这么说来,北京的“北补”更是歪打正着!反正插电式混动车型中出现了“败类”,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了,也别跟我玩那个利格隆(北京土语——即别跟我玩花样了)了,我也分不出谁好谁坏!
    话说回来,这次可以说又是欧洲标准惹的祸。如果换成美国标准,那就不仅要测试油耗,同时也要测试电耗,两者都需要标示清楚。由此也想到了排放标准的欧洲与美国之争,在国内甚至演变成了国六与京六之争。虽然刚才所说的混动车型的油耗测试与排放测试两者之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两者所用的标准都有足够让人诟病的地方。
    尽管最终结果是京六被某些权威部门叫停,包括大多媒体在内的许多业内人士也在为国六打败京六而欢呼。但在又一次继承和延续了一个与中国实际道路交通状况差异很大的欧洲标准之后,中国的实际排放升级状况绝不可能像标准制定者所说的那样得到理想改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