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罗汽车

(2016-05-06 15:16:00)

中国工业报记者 王瑞 整理/点评 
三菱汽车承认油耗数据造假 

    日前,日本三菱汽车公司自曝从1991年开始就采用不合日本国家规定的方法检测汽车燃油效率,从而可能扩大卷入这一丑闻的车型及数量。 

    点评 

    去年是德国大众,今年是日本三菱,一个德系车的佼佼者,一个日系车的代表,一直以来都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却相继曝出作弊的丑闻。据三菱的消息,他们在燃油效率数据上进行作弊的目的是获得日本环保车减税制度中最高级别的免税认定。仅仅为了每辆车节省51美元的税费,就做这样砸牌子的的事情,真是不折不扣的利令智昏。为了挽回“排放门”损失,大众已经惨重代价,三菱的境遇又是给汽车企业的一记警钟。品牌创立不容易,企业可要且行且珍惜。 

 

工信部会见特斯拉代表 

    根据工信部信息,日前,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见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任宇翔时表示,希望特斯拉加强在华生产制造与研发,与中国业界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标准体系完善。 

    点评 

    此前在业界早有传闻,特斯拉要在中国进行合资生产,并且已得到了工信部批准。这次工信部领导和特斯拉高层的会见,似乎正好是对这一传闻的证实。过去几年中,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迎来了高速的发展大潮,在规模发展上初见成效,但是在核心的动力技术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成本控制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大潮中涌现出来的佼佼者,进入中国并得到消费者认可和官方准入充分体现出了核心技术的主导实力,将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研发带来诸多有益的启发和支持。 

 

巴菲特:自动驾驶汽车将是保险公司的噩梦 

    沃伦•巴菲特从汽车保险公司Geico上获得了巨额财富,但据外媒报道,巴菲特认为从长远来看,自动驾驶汽车正式上路之后,对保险公司是坏消息,任何使汽车更安全的措施,都会让保险业受到损失。 

    点评 

    原本以为自动驾驶之所以会成为保险行业的“噩梦”,是因为自动驾驶汽车的责任认定问题,没想到股神巴菲特担忧的却是保险行业的收入,果然是资本家的立场。从巴菲特的观点来看,自动驾驶将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行车安全大幅提升。对于我等普通人来说怎么想都是好事,况且,汽车的安全性能提高对于保险行业本身应该是一种有利有弊的博弈模式,而且在新的产品模式下也会有新的保险模式,保险公司应肯定会设计出新的方案让自己的保险服务跟上汽车行业发展的步伐,至于“噩梦”怕是股神多虑了。 

 

“车和家”再获7.8亿元增资 

    A股公司利欧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其他7名投资人拟共同出资7.8亿元对李想创办的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增资。 

    点评 

    李想离开“汽车之家”后,创办“车和家”开始专注做电动汽车。可是在近一年的时间中,外界对于李想想要做的汽车连概念版都没见到,至于量产就更别说了。虽然连车轮都还没影呢,但是李想的融资力度却很大。李想声称自己不是互联网造车,不玩互联网概念,但是不可否认李想在汽车圈内的起家、行业资源的积累以及目前融资的成功,都还是得益于互联网的支持和互联网时代的便利。他如此声称可能是想把自己和那些蜂拥而上造汽车的IT公司、家电企业区分开来,以展现自己在汽车领域内的独特性和专业性。这在互联网概念满天飞、到处掺和的当下,的确是一种不同的思路和策略。李想说需要时间来制造更好的产品,市场和消费者可以给你这样的时间,只是希望将来造出的汽车不要辜负市场和消费者这么长时间的期待。 

 

大众廉价车首批将推SUV 

    综合外电报道,大众汽车全新廉价车品牌(Budget Brand)项目仍在推进之中,按照计划将于两年内发布。大众高管新近披露称,该品牌最早一批车型为两款SUV,由大众与一汽联合打造,目前仅确认在华销售。 

    点评 

    与之前大众廉价车将率先推出轿车的消息不同,此次廉价车项目得到确认,大众廉价车品牌最初推出的两款车型都将是SUV,售价在8万到11万元。SUV市场虽已成红海,但热销程度有增无减。而10万元左右SUV现在是中国品牌的主战场,大众此番推出该价位的廉价车型,意在抢占中国品牌更多市场份额。与此同时,车展期间,大众还宣布了亚洲“未来中心”将落户北京,加大对数字化和无人驾驶的研究。从低价到高端,大众对中国市场开启全方位“进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