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罗汽车

(2016-01-08 10:49:50)

网罗汽车

中国工业报记者 王瑞 整理/点评

 

  五部委联合发布充电新国标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在京发布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5项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新标准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点评

  2015年车市整体低迷,而以纯电动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却异军突起,不过在爆发式增长的背后,也凸显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其实,充电桩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但却一直受制于充电标准不统一。此次新国标经过了几年延期反复修订最终发布,是对2011年发布的充电国标的修订和完善,重点解决了安全和兼容的问题。此外,新国标还重点统一了充电桩通信协议,这意味着电动车充电接口在硬件和软件的标准层面最终实现了统一,这将提高充电设备的利用率,减少充电“孤岛”。

  大众取消年终奖

  据外媒报道,大众首席执行官穆勒近日表示,“涉及到2015年的年终奖,十分明确的是我们必须在各个层面上扎紧腰带,从董事会成员到普通员工,集团高管必须做榜样”。大众工会主席贝纳德?奥斯特罗也确认,从董事会成员到员工,大众集团的旗下12万劳资员工因尾气门而无法拿到2015年的年终奖。

  点评

  汽车行业年终奖的丰厚程度一直是为其他行业所艳羡的,也是辛苦一年汽车人所热切期盼的。不过,大众决定取消2015年的年终奖似乎并不出人意料。由于2015年的尾气门以及随之产生的高昂召回、赔偿开支,大众在2015年三季度迎来了15年来的首个季度亏损,并在财报中增加了数目不菲的“特殊项目”支出,用于罚款、召回和技术支持等费用。随着第四季度的持续支出,2015年大众汽车的营业利润可能为负。取消年终奖成为大众各项节流计划的一部分,只是不知道员工是否情愿为此买单?

  丰田将使用福特车载智能技术

  据外媒报道,丰田于日前宣布使用福特开发的开源平台Smart DeviceLink(SDL),来为旗下汽车产品提供包括GPS导航以及车载娱乐系统等服务,并表示“没有具体计划”将苹果或谷歌软件集成到自己的车型中。

  点评

  从车载娱乐、车联网到智能汽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企业早就盯上了汽车圈,而车载互联系统正是这些企业进军汽车业的入口。苹果和谷歌分别推出Carplay和Android Auto,不少汽车企业纷纷选择与两家联合方便消费者用车。而丰田却与大多数车企不同,一直表示不与这两家合作。此次选择与福特合作,并希望更多车企加入到SDL阵营,目的是想联合传统车企一起抵抗互联网企业的入侵。不过,有消息称福特已经接纳了CarPlay和Android Auto,倒显得丰田有些单枪匹马了。其实,“术业有专攻”,互联网企业在车载智能技术方面应该会比传统车企更有优势,何不摒弃行业间的隔阂?

  乐视与Faraday Future首款概念车CES展亮相

  2016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开幕之即,首度参展的乐视宣布与美国初创电动汽车公司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来,简称法法)达成战略合作,一款名为FFZERO1的电动超级概念跑车也在当晚亮相。

  点评

  如今的CES早已成了汽车的秀场,首次参展的乐视也带来了重磅消息,造势已久的乐视超级汽车终于揭开面纱。乐视是一个国际化的公司,此次与法拉第合作也把汽车生态圈拓展到了美国。而法拉第是来自美国硅谷的一家电动车新兴企业,一直视特斯拉为竞争对手。这样的背景有利于未来双方在汽车、技术、互联网和云、娱乐内容等方面开展深度共享与合作,共同打造下一代互联智能交通工具与出行方式。虽然这次不过是款概念车,但乐视将于2016年北京车展发布的首款样车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北京将投放换电出租车

  近日,北汽新能源向北京出租车公司交付了200辆换电出租车,采用的是北汽EU220车型。车辆本身标配了快充和慢充两种模式,快充30分钟大约可以充满80%的电量。而结合出租车运营现状,北汽新能源尝试在这款车上采用了换电模式,能在3分钟左右实现快速换电池。

  点评

  换电模式看起来有点曲线救国的感觉,也有点像是搁置争议意思,因为换电模式毕竟还是没有根本解决充电续航这一难题。但是换电模式的正式投入实际运营,倒也算是一种新思路的尝试。尤其是换电站由北汽新能源和中石化合作开发,依托中石化密布的网点,解决了充电站点不足的问题。不过,换电的成本是否在出租车承受范围之内,还需仔细核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